袁微子(1913—1991),浙江省桐庐县人。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193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教育系,1955年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主任、编审、学术委员会委员、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历任全国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袁微子是继叶圣陶、吕叔湘先生之后推动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改革的一代宗师。他曾参与多套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研工作,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主编了以“读写训练项目”为核心的全国统编教材,为新中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袁微子先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语文教材编研和教学改革的指导,坚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值此纪念袁微子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回顾先生语文教育历程及其语文教育思想,将有助于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教社老同志的回信精神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中国教材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几代教材人辛勤耕耘、接续奋斗的结果。人民教育出版社历来重视对老一辈专家学者学术成就、精神财富的整理和发扬。袁微子先生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深怀念。此次专题展简要回顾了袁先生的学术历程及其重要成就,以此表达我们对他110年不凡人生的致敬和缅怀。本次展览由人教社图书馆、小学语文编辑室联合策划实施,并得到了社内各相关部门、朱雪丹老师、袁微子先生亲属、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浙江桐庐县档案馆、南京市电教馆等单位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并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1977年以后,袁微子成为全国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领军人物。
袁微子是杰出的小学语文教育家,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创建者和主要负责人。
袁微子对一线小学老师和亿万小学生充满着热爱。
袁微子有关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著作、著述。
青年时代,袁微子曾先后担任过出版社编辑,报社记者、主笔,也长期做过中学、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并于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出色的文学才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以及激进鲜明的政治追求,都决定了他后半生的职业选择和事业道路。
1955年,袁微子自浙江文教厅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从此开始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研究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在叶圣陶、辛安亭、蒋仲仁、陆静山等老一辈语文专家的培养下,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参加了各套(十二年制学校两套、十年制学校一套)教材的研究和讨论,主要负责高年级教材的编写,并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杂志上陆续发表有关教材教法的论文。
1977年以后,袁微子成为全国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领军人物。他先后主持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拟定和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持五年制、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工作。他遵照叶圣陶先生的嘱托,潜心探究“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将“读写训练项目”打造为改革开放初期统编小语教材的核心,为新中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袁微子是杰出的小学语文教育家,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创建者和主要负责人。上世纪 80年代,他先后当选为全国小语会副理事长、理事长,领导学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很好地引领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语文名师,有力推动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被誉为是继叶圣陶、吕叔湘之后的语文教育一代宗师。
袁微子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坚持把科研和学术做在基层一线,做在祖国大地的课堂里。他把听课作为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走到哪里,听课到哪里,研讨到哪里、讲学到哪里,并由此发现、鼓励、培养和扶植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
袁微子对一线小学老师和亿万小学生充满着热爱。他常年乐此不疲地与相识和不相识的语文老师、教研员甚至小学生通信,答疑解惑、磋商探讨。浙江省小语特级教师朱雪丹手中一直保留着1981—1990年间袁老写给她的103封信,见证着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袁微子于1991年因病去世。在他的墓地碑石上镌刻着这样一副挽联:一生坚毅,漫步八千云月路,夕照做黎明;四海为家,倾心一亿小学生,教泽应永存。长久以来,他的道德文章、教育理念一直被小学语文教学界深深地怀念和探讨。2013年9月,袁微子先生诞辰百年追思缅怀座谈会在浙江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隆重举行。来自国内教育界、出版界以及袁微子的亲友共五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后,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代宗师——袁微子先生诞辰百年纪念》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