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推进数字教材打通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2015年9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首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共170余人参加。

  2017年9月,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参加人数超过500人。

  2018年8月,安徽省合肥市,近千人参加第三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

  2019年9月,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参加人数突破1200人。

  迄今为止,人民教育出版社已成功举办4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参会人数持续增加,反映的不仅是专家学者、一线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教育行政人员以及教育出版从业者对教育信息化的关注,更体现了人教社以数字教材为载体,推进信息化教学与应用的信心与决心。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郭戈在研讨会开幕式上所说,数字教材与数字化教学对教育信息化的有序发展和有效落地至关重要,人教社希望通过与各方充分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第四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现场 人教社 供图

  优质资源服务“教”“学”需求

  本次参会的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学校数学教师李宇韬、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地理教研员吉小梅、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学历史教研员戴羽明均表示自己是信息化教学的“受益者”。在他们看来,人教数字教材首先解决了数字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痛点”——教学资源缺乏。丰富的内容资源也成为推动人教数字教材应用的核心与关键。

  在戴羽明看来,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使得信息素养成为教师必备素质之一。教师需要有海量的信息资源来支撑教学,但找寻这些资源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二是难以保证资源的权威性与准确度。

  “数字教材的关键就是能为教师提供安全有保障的内容资源,人教数字教材我用起来放心。”戴羽明道出了教师的普遍心声。“我一直以为技术是阻碍信息化教学的首要原因,最后发现居然是资源。”李宇韬曾在担任中山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时面向全市2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发现阻碍教师用信息化变革教学方式的首要原因是缺少资源。

  中山市目前普遍使用人教版教材。李宇韬认为人教数字教材的优势在于与纸质教材配套,切合教学实际,不但能够解决资源难找的问题,更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资源改造与重组的平台,有助于发挥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从学生角度来看,吉小梅认为,人教数字教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数字教材丰富的内容资源与互动功能能够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学生与资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自己的想法。传统教学总是教师在讲,现在我们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关注问题,自己去探究和表达,更加关注学习的效果。”吉小梅说道。

  在推动教学研究方面,李宇韬也对人教数字教材给予高度评价。在她看来,人教数字教材为教师提供了集体备课的数字化工具。教师把自己的备课资源放上去,同组老师一起分享并进行改进提升、交流研讨,使得教学研究更具针对性。

  “物质条件可以通过一定的倾斜实现提升,可教师资源往往难以达到平衡。”戴羽明从数字教材促进教育均衡的角度提出,越是偏远落后的地区,优质的教师资源就越稀缺与重要。借助网络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这也是人教社推进数字教材应用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加码”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2002年,人教社推出人教电子书,即第一代人教数字教材。

  2013年,第二代人教数字教材发布,自此,人教数字教材相关工作每年均被列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2018年,第三代人教数字教材、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发布。目前正在陆续研发并投入使用的就是第三代人教数字教材。

  与前两代相比,第三代人教数字教材保持了教材原版式上嵌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基本架构,强化了数字教材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

  围绕人教数字教材未来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一些教师也结合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提出了对人教数字教材的建议与期待。

  戴羽明提出,数字教材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评价与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在数字教材后台发挥相应的功能,并反馈给教师。同时,数字教材要能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以及重难点问题,推送个性化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李宇韬同样强调精准评价的重要性。在她看来,学生只有在数字化的平台上进行学习,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教师才能及时收集数据,并通过对后续教学的调整实现反馈,真正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时俱进的教学服务离不开平台建设与新技术应用。继今年3月集人教版、苏版、粤版、鲁版、冀版等多版本数字教材于一体的人教数字垂直服务平台发布之后,本届研讨会上,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宣布与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共建“教育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同打造面向全行业开放的数字教材生态开发平台,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创新。

  面对一线教师对数字教材不断提出的新需求,人教数字公司副总裁陈志辉也表示,在发挥人教社传统教育出版优势的基础上,人教数字教材今后将在开发层面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在内容呈现、生产加工、传播运行等方面的作用,关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影响,以及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新理念、新模式、新需求,设计、开发真正符合和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的数字教材。

  名师培训扩大落地应用范围

  目前,人教数字教材在天津、河南、广东、上海等地陆续实现了落地应用,但受教师教学行为习惯不易改变、教学条件达不到要求、教师技能欠缺、培训服务不到位等原因影响,数字教材距离全面落地应用和常态化教学还有一定差距。

  研讨会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德军也坦言,数字教材开发应用还存在标准制定、版权保护、链条搭建等一系列亟待突破的瓶颈,这也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技术水平高端,应用还是洼地。”正如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胡小勇所言,关键是要推动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常态化应用,打通教育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

  为此,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在本届研讨会上邀请17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利用人教数字教材丰富的数字资源进行现场授课和说课,展示人教数字教材简单易用、鲜活生动的产品特点,并向聂成军、陈坪等16位国内名师颁发了“人教数字教材培训专家”聘书。

  “人教数字教材培训专家都是各学科的教学能手,也是数字化教学的研究者和先行者。”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助理张廷凯对此表示,希望首批培训专家在今后数字教材研发、应用、推广过程中与人教社紧密合作,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谈及人教数字教材培训工作,人教数字公司教研服务专家周国华进一步谈道,人教数字教材培训专家团可以视为人教数字教材全国推广的先驱,他们对数字教材的使用一方面可以不断优化数字教材内容资源,同时还能够把自己制作的课件等优质教学资源反馈到平台并进行全国推广,形成良性循环的内容生态,引导更多的教师加入到数字教材使用者的队伍中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周国华表示,希望借助人教数字教材培训专家的力量,在全国“点燃”教师对数字教材的使用热情。少数人带动多数人,一个学科带动更多的学科,一个学校带动一个区域,通过层层引领,一方面让教师认识到数字教材在未来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推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助力数字教材应用上发力。

  “尽管数字教材的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但作为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资源,数字教材无疑承担着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战略的重任。”展望未来,陈志辉表示,人教数字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基础理论以及数字教材有关标准的研究,在继续认真做好实验校、实验区数字教材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教学实践中获取的应用数据,科学总结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数字教材的教学实效性。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