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人教社老同志的重要回信中明确指出,要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叶圣陶先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优良传统的开拓者、奠基者、弘扬者,体现在他从事教材编研出版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担任人教社社长的16年中,他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亲自领导、组织、参与了新中国多套中小学教材的编研出版工作,倾注了毕生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财富。叶老是教育出版人的典范和标杆,是推动教育出版工作继往开来、改革创新的精神富矿。

  叶老是爱国重教的典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叶老一生追求进步、追求光明、追求真理,始终把国家和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抗战时期,他强调,我们现在需要“忠”和“孝”,是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孝敬。1949年3月,叶老毅然决然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共产党,出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委会主任,积极投身于解放区的教材编写出版,以实际行动站在革命的立场上。尺寸教材、悠悠国事,教育出版人要继承叶老爱国重教的精神,进一步增强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精品教材的使命感、责任感,把牢把好教材建设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

  叶老是立德树人的典范,始终为育人育才孜孜不倦。在叶老躬耕教育70余年中,他将德育摆在重要位置,提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等教育理念。同时,他认为“必须自儿童之立场出发”,才能编写出“纯良之儿童读物”。这些观点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体现了他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教育出版人要聚焦教材铸魂育人作用,全面加强教材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和创新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服务支撑保障教育强国建设,真正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叶老是打造精品的典范,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严谨作风。叶老把编辑事业看得很高、很重,他强调“编辑是自己的第一职业”“编辑工作就是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叶老将“坚持图书质量第一,就是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第一”作为工作理念,强调编教材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要像蜜蜂吸取百花精华酿出蜜来那样,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他不仅用心打磨语文教材,还字斟句酌地修改自然和算术教材,尽心竭力、一丝不苟。教育出版人要以叶老为榜样,坚持精编细选、精耕细作、精益求精,把打造精品要求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学科、每一册教材、每一项内容、每一幅插图中。

  叶老是坚持编研一体的典范,始终践行科研引领、开门编书。新中国成立伊始,叶老带领人教社同仁深化研究,继承我国教科书好的编辑思想和体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开拓创新,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编写出了第一套教材,这一过程是编研一体的最好实践。叶老还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他把学校作为教学基地,将所编撰的语文教材先在学校试教试用,在实践中检验教材是否合用,从而不断改进教材。教育出版人要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加快推进出版智库建设,建好用好国家教材研究基地,全面加强教材编研工作。

  叶老是谦虚做人的典范,始终把听取读者意见摆在突出位置。叶老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期间,收到过很多的读者意见,他不仅十分重视,而且善于科学地应对与处理,在称赞中保持谦虚清醒,在批评中做到及时反思,并努力改善与提升。有一次,他在处理读者来信意见时,不仅亲自回信感谢对方,还专门给相关编辑室写了一封长信,详细阐述了选文、作注、撰写短文、设置题目等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教育出版人要以叶老为榜样,真正做到以师生为中心、以读者为中心,虚心听取吸收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完善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目标扎实迈进。教育出版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教社老同志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继承弘扬以叶老为代表的老一辈教育出版人的优良传统,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更好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本文作者系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文章转载自中华读书报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