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代宗师》有一句台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是一个武师成为一代宗师的三个阶段。这句话,对教师也有启迪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见教材,见学生,见自己。教材,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学习的导航,知识的源泉,课程的载体,教学的媒介,育人的抓手。
本文作者天津市西青区梅江富力小学李春晖
2023年11月,我有幸参与了人教社组织开展的第十二套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英语(精通)教材的集中审读工作。在新教材审读的过程中,我感悟到新课标的精神引领,感知到自己的教学成长,更感受到人教社专家、学者、编者、教育一线工作者的匠心和初心。
一、审读新教材,感悟新课标精神
1.坚持育人为本,彰显英语课程“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现新时期育人方式变革的时代要求,将课程从“知识教学”转向“学科育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课程目标。在英语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与其他学科协作,共同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小学英语(精通)新教材全面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单元主题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体现了学生与生活、学科知识与生活、学生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优秀成果,拓宽国际视野,加深中华文化理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说,“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围绕主题意义探究,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新教材以单元为教学单位,秉持素养立意的宗旨。每单元包括六个板块,即主题图页(热身导入),Lesson 1(听说为主), Lesson 2(听说为主),Lesson 3(读写为主), Fun Time(综合实践)和Story Time(拓展运用),课时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层层递进;前边的教学为后边的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每课时的语篇材料都围绕着单元主题,传递着语言和文化知识,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主题图页包括5项内容。内容1是单元标题,以本单元最核心的句型呈现;内容2是主题图,一张对开页的图片,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成长经历有关。学生看到主题图,就会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快速进入单元的主题情境;内容3是单元教学目标;内容4是谚语格言,用一个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简洁的句子,点明本单元的主题意义。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Around the world, 与主题相关的句子是The world is big and we want to explore it.教师看到这个主题句,能围绕本单元的“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学生读到这个主题句,会思考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后续主题意义的探究打下基础;内容5是热身问题,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初步进行思考。教师可以根据热身问题,设计本单元的驱动型问题和子问题,让学生结合语言理解和使用,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单元的主题意义的理解。
小学英语(精通)新教材在每课时都设计了有利于学生接触、体验、感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教学活动,所有活动内容都围绕单元主题主线。在Let’s talk、Look, Say and chant、Ask and answer、Let’s read等活动中呈现本单元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结合语篇语境理解语言的意义、关注语言的结构;再通过Let’s write、Let's act、Let’s do等活动,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发展语言能力,促进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3.秉持以终为始,树立“教—学—评”一致的整体育人观念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提到,“我们的课堂、单元和课程在逻辑上应该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导出,而不是我们所擅长的教法、教材和活动导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
小学英语(精通)新教材的主题图页, 以In this unit, you will …的形式在各单元首页列出单元学习目标,既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学习之初,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将“目标—内容—活动—评价”统一起来,规划学习进程,有助于学生更顺利地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新教材每单元Fun Time的Self-assessment环节,教师则引导学生在单元的最后从I can say、I can talk、I can write about …、I can spell等一系列表现性评价中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反思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在后续学习中不断改进。
4.体现跨学科主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英语(精通)新教材中,听说课用歌曲歌谣和核心句型创造语境,呈现主题词汇,以游戏或活动的形式,情境化地运用核心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读写课以学历案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书写语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Fun Time为学生提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问题、情境和实施步骤,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实践探究,以海报、图画书、展板、表演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有助于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从书本走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拓展运用课Story Time则通过趣味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文化意识,落实立德树人。
二、审读新教材,感知教师成长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小学英语(精通)新教材贯彻新课标的理论精神,这也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理念认知和课堂实践的道路上迅速成长,我们要钻研新理念,言之有理;扎根课堂,言之有物。
1.教师树立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单元整体教学以系统论为指导,突出知识的建构过程,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性设计。在单元整体教学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评,建立相互间的关联,体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使评价贯穿单元整体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分析新教材,准确把握新教材的设计理念、单元结构和教学内容,熟悉教材编排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研读新教材中的语篇,挖掘单元内各语篇蕴含的育人价值,分析语篇与语篇之间的意义关联,分析各语篇的主题意义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绘制单元育人蓝图,明确核心素养的预期综合表现。
2.教师要加强选择多模态辅助资料的意识,深化“用英语做事情”的理念
基于主题意义的教学应该围绕明确的教学目的,结合单元主题精选内容和语言难度合适的多模态材料,如文字、图片、视频、歌曲、影片等。在课上,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有效串联,通过课堂提问、观察欣赏、小组合作、探究实践的方式指导学生丰富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后续的听说训练、语言表达、语篇阅读、小剧表演、话题写作打好基础,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有效建构和内化,更好地实现新教材的“用英语做事情”的理念。
3.教师要设计语境多样、形式丰富的听说读看写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活动是学生英语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认知水平、生活经验设计听说读看写等各活动,引导学生在意义理解和表达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解决各种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运用英语、学会思考、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理念,关注教材内容、关注教学设计,更要关注学生的状态、关注学生的困难、关注学生的表现。通过观察、提问、追问,以及表现性任务的设置,收集学生学习是否真正发生的证据,包括理解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会做什么,是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及时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三、审读新教材,感受匠心和初心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方觉长风浩荡。”在参与人教社小学英语(精通)教材审读的过程中,我结识了人教社的专家、学者、编者,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见证其治学之道,学习其待人接物之涵养。在教材审读的过程中,一线教师们真诚地说出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人教社的专家、学者、编者们认真地回答老师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讨论、交流新教材中主题语篇的选取、学习情境的创设、语言运用的推敲、学习活动的打磨、板式插图的设计,秉持着一颗匠心把教材编好,怀抱着一颗初心为课程育人助力。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传道、授业、解惑,更看到何为奉献,何为担当,何为风骨。
成年后的我们,会时常怀念童年时期的教材。一旦看到,记忆的闸门就会打开,原来那些镌刻在内心里的画面,早已深深地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我想,这就是教材带给我们的力量,让我们把这份力量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和他们一起从教材出发,走进生活,走向世界,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