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云南盗版《新华字典》、5月初湖北采购劣质字典事件陆续被曝光以来,广大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一度给予了高度关注,激烈声讨有之,痛心疾首有之。
无疑,此次新闻事件使小小的“字典”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度。绝大多数人由此才认识到,字典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程度和使用之频繁原来并不亚于教科书,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学生拥有一本正版字典的情况却长期不容乐观。据媒体近年调查,广西西部等贫困地区农村孩子字典匮乏问题十分严重,甚至一个班的孩子也没有一本像样的字典。从2011年开始,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著名播音员李瑞英等社会名流就多次提出政协提案,建议将字典等工具书纳入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补贴范畴。到2012年年底,国家正式出台政策决定以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采购的方式为农村学生“人手一册”配置字典。
迄今为止,我们应该承认,有关政府部门出台这项惠民政策是对民情民意的积极响应,出发点和初衷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也还是那句老话,经是好经,只是让某些歪嘴和尚念走了样,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投向政策的实施环节。教育部有关领导近日也表示,从全国范围看,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发放学生字典总体情况正常,出现“问题”字典属于个别地方,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政府部门将加强监管,不断完善,继续稳步推进。加强监管和完善的努力方向,无疑是未来公众最关心的。比如,有人士指出,是否应该改进学生字典的采购方式,目前多省份采用的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是否合适?
综合报道可知,湖北省及其他一些省份的学生免费字典采购方式多为单一来源采购,出版商为商务印书馆,供应商为各省新华书店。而一些长期从事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单一来源采购缺乏竞争,可能存在较大风险,一直不是理想的采购方式,必须慎用。《政府采购法》对单一来源采购限定了三种情形:只能从惟一供应商处采购;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的。显然,学生字典并采购不属于以上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
事实上,图书出版界人士表示,市面上合格的正版字典除了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之外,还有多种字典类产品可供选择。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编小学生字典》《新编学生字典》、华语教学出版社《实用华文新华字典》、哈尔滨出版社《小学生新编新华字典》、吉林教育出版社《学生新华字典》等版本。 “字典与教材不同,地域文化特征不明显,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可以实现很充分的竞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杜强认为,除了第一次全面配发外,以后年份的字典项目采购并不存在时间方面的困难,不会“发生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该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大、关注度高,应采用公开性、竞争性、透明度更高的采购方式来保证产品质量。
此次字典事件,也让公众们关注到另外一个问题,即字典与学生字典的区分。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太熟悉“学生字典”这个特定的概念。然而据一些辞书专家介绍,字典历来就有通用型字典和学习型字典的区别。通用型字典的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无论年龄大小、职业身份,都可以用,主要为普通大众提供字词的写法、读音和简明的释义,如大家都熟知的《新华字典》。而学习型字典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学生,它不光提供字词的写法、读音和浅显易懂的解释,还为学生提供学习中易错易混内容的提示和辨析,以及字词背后的语言知识、百科知识等。在给学生们配发正版字典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更多考虑,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使用同一类字典?
据了解,在此次字典政府采购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在教学一线调研时也发现,一般的社会通用字典并不适合所有阶段的中小学生使用。他们希望充分利用国家免费教科书采购专款,采购一些更适合于学生需求和地方实际情况的合格学生字典,这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对纳入免费教科书范畴的学生字典缺乏统一的国家审定标准和选用目录,各地只好自定规则、各行其是,这就很容易为贪腐行为的发生埋下隐患。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红锋就此建议,“既然是使用中央专项资金组织采购的项目,教育部就可以指定教材审定委员会或专门组织相关专家划定字典的品种范围,各省结合地方特点,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采购的品种即可。"这将有利于所有正规出版的学生字典都公开、公正和公平地参与竞争,让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不仅事关这项政策的法理公平,也将有效遏制实施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总之,“字典事件”至今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新闻舆论也逐渐回潮,有关部门对相关违规违法行为的调查程序想必也早已启动。而对于免费字典配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大家的态度也理应更趋理性与客观,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以使我们的孩子早日用上真正适用于他们的学生工具书。(任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