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国土的坚贞信念

──徐德霞评《蓝海金钢》(首刊于《文艺报》)

  读完陆颖墨的儿童小说《蓝海金钢》,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位作家以及这部作品很好地诠释了这句古语。从作品可以看出,作者生活积累厚实,对海军生活十分熟悉,对海军战士的所思所想有深切体察,同时了解南海独特的自然环境。作品的主人公除了军人,还有一条军犬,自然作者也很懂军犬,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有生活,不胡编乱造,这是作品成功的基础。同时也能看出,这位作者在创作上有实力,文笔从容不迫,自信而老到,作品读起来很流畅,波澜起伏且没有疙瘩。另外,他很懂读者,知道十几岁的小孩子喜欢什么,更可贵的是知道怎么写才能叫他们喜欢。各种因素齐备,才有了这部堪称南海颂歌的成功之作。

  具体来说,首先,这部作品题材好。西沙和南沙,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写,都有故事,都会引起关注。但是作者并没有去写那些高、大、上的东西,而是从儿童本位出发,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兴奋点,着力展示了两个最能吸引孩子注意的形象,那就是军人和军犬。孩子们崇拜解放军,更喜欢军犬。假如这个作品不写军犬,只写军人,那就会逊色得多。军人和军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死战友情,构成了这道独特靓丽的南海风景线。

  同时,这部作品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南海岛礁星罗棋布,每个小岛都像珍珠一样,小而美,小而险,高温、高湿、高盐,台风、恶浪、险礁,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这是对守岛战士意志、品质的考验。该作品把守卫祖国边陲的军人和军犬的内在精神品质充分体现了出来,对于当代少年儿童就是最好的教育,再加上它写足了军人与军犬之间生死相依的战友之情,作品就更加打动人心。

  题材好是基础,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个好故事。作品开篇是特种兵训练,钟金泽一出场就特别优秀,当你以为这部作品是写一个特种兵的成长故事时,故事轻轻一转,钟金泽在训练中腿摔断了,他自己选择到南海六号岛去;当你以为他要独自前往的时候,另一个主角军犬金钢上场了;当你以为金钢是最优秀的军犬时,它在船上晕得七荤八素,别的狗都不晕了,它还晕,以至于差点就去不成了——作品总是在这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布局中,一环紧扣一环地展开情节,让我们领略到一个又一个惊喜。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双主角设置,军人与军犬几乎是平分秋色。对于军犬金钢,作者完全把它当成一个人物来塑造,有故事、有形象、有情感,更有撼人心魄的内在精神。在作者笔下,钟金泽选中的这条军犬,是一条沉稳型、感知力特别好、擅于思考、能独立作战、意志品质特别顽强的军犬。作者稳稳地把握住了这些特点,依据它的个性来设计故事情节,总能独辟蹊径,绝境逢生,大放异彩。无论是在海上开辟新的巡查路线,还是下海救人,金钢总是表现得与众不同。为了增强故事性,作者总是把这条军犬写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地步,突显它的坚毅品质。

  与塑造军犬金钢形象的艺术手法不同,在塑造军人钟金泽的形象时,作者总是让他处于两难的选择中,在选择之中彰显军人本色。比如,第一次选择是从前途无限的、人人羡慕的特种兵被迫转行,在两条路中,他选择了到更艰苦危险的西沙六号岛上去当一名普通战士,这彰显了一位海军战士高尚的理想主义情怀。第二次选择是上级决定推荐他上大学,他放弃了——他放不下金钢,放不下海岛。在此不得不说一位老士官王海生对钟金泽的影响。作品用了大量笔墨,很好地塑造了王海生这个军人英模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军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受王海生影响,当钟金泽面临再一次选择时,他以“做了就是得到”的精神,不计个人得失,甘愿像老士官王海生一样,选择继续留在海岛。两年后,他提了排长,但又一次面临选择,是继续留在六号岛还是到南沙去?谁都知道南沙比六号岛更艰苦,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带着金钢前往。因为多年扎根海岛,钟金泽落下了一身伤病,患上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但他无怨无悔。他想好了,告别岛礁以后,就去照顾退役的军犬,包括金钢。他知道,每一条退役的军犬都有一个很长的故事。读到这里,真是让人唏嘘感慨,热泪盈眶。作品很好地展示了一个军人的情怀和大爱,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于和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忠诚,哪怕它是一条军犬。

  (徐德霞《文艺报》 2021年2月5日第6版)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