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岚峰

  

  袁岚峰,男,1978年生,1992年14岁时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学习。

  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朱清时院士和杨金龙教授。博士论文《分子、团簇和凝聚体系中相互作用的计算研究》入选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1年12月至2003年10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为Roald Hoffmann教授(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和李中汉(Stephen Lee)教授。

  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为Roberto Car教授。

  2006年1月,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工作,任副研究员。

  2020年6月,担任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2020年12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传播系副主任。

  研究领域是理论与计算化学,包括纳米受限体系的结构与吸附、团簇与扩展体系的结构与电子性质、定性分子轨道理论等。在Nature, Nature Comm.,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Chem. Sci., J. Mater. Chem. A, J. Chem. Phys., Chem. Comm.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50余篇论文。

  2015年,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理性爱国者组建民间智库“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担任会长。

  2015年以来,写作若干科学普及与科技政策文章,如《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大型对撞机之争:价值、目标和图景》《你完全可以理解量子信息》《纪念霍金: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中国科技,别吹上天莫贬入地》《从芯片到星辰大海》《理解黎曼猜想》《于敏与氢弹》《我们应该如何纪念登月》《能否自己培养出一流科技人才是我们的终极大考》,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日报》《中国国家天文》《中国发展观察》、观察者网、人民网、环球网、新浪科技、中国科普博览等媒体发表。多次接受新华社、《环球时报》《时代周报》《南华早报》等媒体采访,应邀在总参谋部、共青团中央、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上海市委党校等机构讲课。

  2018年以来,与观视频工作室合作推出“科技袁人”视频节目,每周在视频平台更新,并举办过三次线下演讲活动。向观众传播科学界的大图景、科学思维方式、科学规范与多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包括量子信息、核聚变、引力波、霍金辐射、青蒿素、高温超导、辛普森悖论、超级计算机、制药、疫苗、蓝眼睛岛问题、人工智能、地外行星、黎曼猜想、氢弹原理、黑洞、登月、宇宙学、孪生质数猜想、统计学、对撞机、航天、新冠疫情、航空发动机、石油、芯片、碳基半导体、北斗、火星探测等。播放量以亿计,激励和吸引了许多观众对科学产生兴趣。

  2016年11月,世界九大科学机构合作开展量子“大贝尔实验”,在世界招募海量被试者参与随机数输出游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中心承担了中国区被试者的招募任务,建设中文大贝尔网站,通过新媒体渠道引流,并实施了全球联动的视频直播。袁岚峰前期写作了生动丰富的微信文章吸引大量实验志愿者,并担任全球视频直播中国站的主持人和科普解说专家。解说吸引了数十万人在线观看量子物理基础理论,帮助实验收集到足够随机数据,论文在《Nature》发表。

  在共青团中央2017年至2019年组织的第二届至第四届“中国制造日”网络直播活动中,应邀担任主持人。参加了共青团中央2017—2019年组织的第一届到第三届“网络青年节晚会”,在第三届网络青晚中推出科普MV《化学生僻字》,引发社会热潮,成为现象级传播事件。

  微博账号“中科大胡不归”,现有粉丝200余万。2018年11月,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人民网组织的第三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中,入选“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

  2018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宗植青年教师奖”。

  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人民日报社组织的“典赞·2018科普中国”活动中,入选“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2019年12月,获得中国科技新闻学会评选的科技传播优秀个人奖。

  2020年9月,入选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科协、安徽省科技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国防科工办评选的“2020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社会兼职包括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兼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等。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