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举行“乡村振兴与科普教育”沙龙

  11月19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繁荣科普创作 助力创新发展”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乡村振兴与科普教育”沙龙在六安市金寨县金禾体验园举行。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省高校、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的专家、教授以及协会会员40余人参加了现场活动,上百人在线观看了活动。活动由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简称“协会”)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承办,得到了六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市场星报的大力支持。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协会秘书长杨多文编审,协会副理事长、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蒋佃水所长分别主持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活动。六安市科协副主席汪圣广致辞并介绍六安农业科普工作情况。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专委会主任委员、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汤书昆,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协会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李玉成,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协会常务理事兼科普演讲专业委员会主任黄蓓,中共安徽省直工委党校教授、协会常务理事兼研究中心主任李宪奇,安徽省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科长、主任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兼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华东,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技综合编辑部副主任王勇分别以“农村科普发展现状与对策”“乡村振兴与传统农耕文化回归”“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迈进——兼谈功能农业发展趋势”“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实例分享”“‘三减三健’助力村民健康”“加强涉农科普出版 丰富科普教育资源——以安徽科技出版社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为例”为题,蒋佃水、杨多文分别以“乡村振兴与中试科普”“乡村科普教育可否这样做——以科普作协的视角”为题作了精彩报告。

  汤书昆在报告中提出,农业现代化转型是各区域农业生产正在经历的阶段,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农业技术在落地操作层面仍存在多因素的不适用问题,农业科普还是以传统生产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涉农前沿科技与新技术普及应用较少。

  他认为农村科普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新型科普服务人才结构性供给不足比较典型。二是农业产业链中后端科普供给不足明显,适应新型市场的服务内容缺失较大。三是科技+科普帮扶专家组织尚未能解决好农技服务精准转化问题。四是传统农业的科学化管理已不能较好适应当前土地管理模式的变迁。  

  他建议要在如下几个方面拓展提升科普工作:一是优化科研支撑,聚焦农村“新生代”人才培养。二是在 “中场”和“后场”协调发力,重视科协为“中场”的科普“梯级”传递。三是优化“软服务”,运用“组合拳”推广新型农业模式。四是农村科普要融入农业生产销售托管环节,直接助推集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为一体的闭环式农产品托管服务供应链运作。

  李玉成在线上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关键抓手是美丽乡村建设,应以推进乡村旅游为重点,全力培育新兴业态,打造特色品牌。他重点阐述了协会整合各方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向多领域、综合性转型,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三变”改革、富民增收注入了新的动能和活力,从而找到了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和生态宜居的平衡点。例如协会马郢社区示范点,应用桑基鱼塘、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的可持续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发挥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循环转化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的作用,使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益最大化,化学品的投入减少,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如针对派河源头的清水产流要求,协会在肥西县紫蓬山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试验,进行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蓝藻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径流回灌,实现水资源、营养元素在系统内部循环,减少外排,联合富硒有机肥生产技术、大球盖菇种植技术等循环经济模式,利用富硒农产品、大球盖菇等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产生优异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规划提供了范例。

  蒋佃水认为,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安徽正努力成为先行先试的标杆典范,这一点从最近半个月省委书记郑栅洁先后两次强调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突破“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中试—产业化”的瓶颈,助力企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可以明证。他分别从“国家高度重视‘中试基地’建设”“中试熟化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和“着力中试科普,助力乡村振兴”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试科普对于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及其可行性,重点介绍了落户安徽省长丰县的“中国中试城”(“中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中试与产业孵化城”的简称)的“双中试”(技术中试,解决“接棒”问题;市场中试,解决“往哪儿跑”问题)模式及其价值所在:在创新主体实现从0到1的创新性科技成果后,如何通过中间实验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的关键环节,解决从1到10的问题,助力企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使其实现从10到100乃至1000、1万、10万的飞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民以食为天”,黄蓓从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性导致营养元素的失衡,高产农业使用的农药、化肥影响食品安全所造成的隐性饥饿谈起,指出功能农产品是在“绿色农业”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向土壤中添加微量元素矿物质营养剂让农产品的营养物质从“富含”变为“定向含有”,现已成为未来高端食品的发展方向。接着,她以富硒功能食品红茶、蓝莓、猕猴桃所做的功效实验为例,从营养品质的提升、抗氧化、保肝降脂作用等方面展示了功能食品在慢病预防及营养干预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同时她指出,功能性农业也为农业企业依靠差异化技术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百年乡村建设历程经过教育驱动、经济驱动正在走向文化驱动。李宪奇认为,未来乡村振兴,首先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乡贤的中坚作用。其次应当注重价值引导,实施系列项目,激发乡村活力。另外,要开拓视野,提升眼界,借鉴国际经验。

  王华东从“三减三健核心知识解读”和“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两方面重点强调“三减三健”的主要内容、目标人群及要求,并就如何做好“减盐减油减糖”、做到“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给予科学指导;结合《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心理健康行动等,科学解读了如何通过“饮食好、运动好、睡眠好”助力实现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作为编辑出版与科普工作者,王勇认为,协会应组织相关专家撰写有关“三农”主题科普作品,并集结出版,丰富科普教育内容资源,用于新型农民、县乡村基层干部、““三农””工作者培训、学习,助力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的不断壮大,履行时代赋予科普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杨多文从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谈起,通过学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重新审视乡村科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标中远期目标和“十四五”五大提升计划、五项重点工程、乡村振兴战略蓝图以及科普作协的角色定位,展示了安徽省科普作协12个方面的优质科普教育资源。他指出,文化自信语境下的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科普作家要会讲中国老百姓能听得懂的科学技术普通话,科普创作形式包括写作、口述、艺术创作(演绎、绘制、摄影、摄像)、编程、策划、设计等,因而科普作协在乡村振兴科普教育领域将大有作为,可以将协会业已成熟的科普教育品牌与乡村实际结合起来,探索行之有效的乡村科普教育路径。

  与会人员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开展了交流,沙龙活动持续了四个半小时,热度不减。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沙龙非常有意义,对乡村振兴与科普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进来,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献计献策。

  (史云宝 撰文/冷子璇 拍摄)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