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专委会参加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1年会并承办两个分论坛

  10月16日—17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中科大数据研究院承办的2021中国科普创作大会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以“大会报告+专题论坛”“线下交流+线上直播”的形式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举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我专委会”)主任委员汤书昆教授、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杨多文编审、副主任委员徐海教授,荣誉委员星河,委员刘秉儒教授、杨鹏斌研究员、陈征副教授、侯俊琳编审、李莉、王欣副教授,常务副秘书长张军霞编审,副秘书长陈柳岐、马娟娟研究员等参加了会议。

  16日下午,年会安排的9场分论坛先后举行。我专委会分别与科普美术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普专业委员会等兄弟专委会和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联合承办“活化优质科普教育资源 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专题分论坛(简称“分论坛六”)和“文化科技融合和创新发展”专题分论坛(简称“分论坛七”)。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我专委会主任委员汤书昆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国防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郑晖编审,分别致开幕词、闭幕词并主持了分论坛六。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高级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陈玲研究员应邀出席分论坛六。尹传红副理事长代表协会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分论坛六主题紧扣时代脉络、选题既有高度又很接地气,对论坛成果充满期待,希望相关专业委员会能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在学校课后服务资源建设方面早出成果,为“双减”政策落地助力。 

  分论坛六结合近期国家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深入研讨了如何发挥好科普创作队伍在“双减”政策落地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创作更多的科普精品,为学校课后服务提供“科普菜单”,以适应教育改革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我专委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欣副教授,我专委会副主委、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徐海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蕾教授,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量子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教育产品事业部金家贵总经理先后分享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开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科学魔法师——趣味科学实验进校园》《“双减”视域下科普育人的实践与思考》《“双减”背景下科技研学运营探索》等研究心得,我专委会几位秘书长马娟娟、张军霞、陈柳岐和杨多文分别分享了《海洋国防科普教育助力课后服务》《用纸数融合的小学科学混合式科普资源充实课后服务》《如何在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实践活动》和《科普教育是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有力抓手》等实践心得,获得普遍好评。

  王欣副教授通过对武汉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调研发现:中小学尚未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相关活动数量较少且内容较单调;部分学生存在知行不一的问题;教师和家长表现出高认同度、低理解度和低践行度。据此建议:整合资源,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培训,提升生命教育师资水平;重视实践,形成家-校-社会共建格局。

  徐海教授基于《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科学素质课,选取了具有多种酷炫效果的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编辑成书并编导了科学魔法舞台剧,多次进校园开展趣味科学实验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实验在素质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赵蕾教授介绍了自己带领师范类大学生成立“手拉手烛光筑梦科普团”的背景及活动内容,从指导教师、大学生和小学生三个方面阐述了这条双赢之路在活化优质科普教育资源、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中的作用。

  金家贵认为,“双减”政策背景下,研学旅行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接受和重视。随之而来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科普与研学如何结合?科普研学在市场推广中有哪些问题?如何以科普研学业务为基础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他围绕这些问题,提出通过社会资本投资与政府合作的模式促进科技研学运营落地的设想。

  马娟娟研究员指出:中国是海洋大国,但国民整体海洋观念仍然不强,反观海洋强国的海洋教育都是从小根植海洋理念。素质教育、双减政策,中小学校迫切需要体现多学科融合和科学探究精神的海洋与国防科技类课程。因此,应发挥协会的优质科普内容与形式溯源地优势,协同创新青少年海洋与国防科普教育特色主题传播,综合运用培训、课程、科技节、赛事、社会实践活动等,形成科普教育良性生态。

  张军霞编审认为,当前,在课堂教学中数字技术正在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学习方式也在转向混合式学习方式: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E-learning的优势相结合。因此,应组织力量研发纸数融合的小学科学混合式科普资源,以丰富学生的科学学习素材,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陈柳岐认为:学校科普科幻教育实践,不能流于形式,应该脚踏实地开展工作。首先,应以“兴趣”为敲门砖,避免硬教育、强灌输。其次,要遴选并利用好优质的教育配套资源,拓阔视野,夯实基础。再次,要勇于着眼于未来的新材料等。最后,从观察到思考,再到实践与效果呈现,让科普科幻教育形成一个闭环。

  杨多文编审指出,科普教育是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有力抓手和压仓石,为此协会应发挥科普教育的能动性,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比如:为协会及其会员争取课后服务资质;发挥协会的纽带作用,组织力量开展师资培训工作;遴选推荐书单;组织编创课程资源;拓展科普作品奖范围,设立优秀校园科普活动课例、优秀校园科普社团类别,引导相关课程资源的研发。

  分论坛六还特设了科普教育工作坊。杨多文编审主持工作坊,他代表我专委会简要汇报了“学校课后服务资源设计”策划,重点介绍了《校园科普活动指南》征集编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和“小学生课后活动系列资源”研发的初步设想。美术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孙柏原、科学出版社科学人文分社社长侯俊琳和资深媒体人叶依高级编辑等与会专家纷纷发言,就这一话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讨,与会专家积极讨论、发言交流,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

  分论坛七由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李艳群和我专委会副主委徐海教授共同主持。邀请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王元卓、果壳副主编吴欧、湖南广电《新闻大求真》栏目主持人一诺、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2019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徐海、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中心主任、高级教师曹葵、李艳群和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宣传专委会副主委范伟娟做专题报告。

  李艳群致欢迎辞。她指出,新时期,国家对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王元卓分享了《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他结合自己与两个女儿的亲身经历和故事,讲述了科幻电影与人工智能科普创作之间的联系,并强调优秀的科幻作品是没有围墙的全民课堂,借助其进行科学教育,更容易让科学走进大众的生活和心灵。

  吴欧结合“有意思博物馆”“星际花园”“物种日历”等实际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如何探寻新媒体科普的流量密码,并实现科学、文化与艺术完美结合,美美与共。

  一诺通过自己2012年6月以来“求真”的科普实验经历,切实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并希望能通过每一次下乡给乡村贫困儿童种下科学的种子。

  徐海从这是科普最好的年代、科普中的点石成金术、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和人人都能成为科普作家四个方面讲述了科普作家大有可为,并结合自己正在筹备的科普工作“流行歌曲的科学密码”介绍了如何进行科普创作。

  曹葵则通过展示自己实验教学的过程,呈现了如何将动漫、实验与科普的巧妙结合,并提出“好的科普就是好玩”。

  李艳群介绍了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今年为献礼建党100周年举办的重大活动《红色基因时代魂——党史中的革命歌曲密码解读》的整个过程,据悉,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结合革命歌曲进行科普作品创作,激发了更广泛的社会大众爱党爱国热情,提升了科学素养和文明意识。

  范伟娟讲述了《红色歌曲中的科学密码》图书创作的过程,也指出此本图书创作融合文化与科技,创新科普形式,是有声、有情、有理的集中体现。

  会后,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为每位授课专家颁发了专家讲座证书,与会人员就科普创作和如何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兄弟专委会之间以及专委会和地方科普作家协会之间整合资源开展年会分论坛,是科普创作协会融合赋能创新发展的初步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喜可贺。我专委会将汲取经验并反思不足,积极探索多领域、多部门、多学科合作办会的模式,在新的一年里与国防科普专业委员会、科普美术专业委员会等兄弟专委会以及其他国家级学会、协会和省级协会等密切合作,沿用协会内部联动资源模式及跨学会协同机制,共同为提高学校课后服务水平,链接优质资源,为推动科普创作与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出努力。

  (马娟娟 徐海 文/图)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