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为百岁艺术伉俪办展览
我国教科书最早外文手写体书写者、新中国最早一代教材插画工作者、一批经典教科书封面的设计者……刘承汉、孙全洁夫妇是新中国教科书美术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代表。人民教育出版社日前为这对百岁伉俪举办专题展览,通过展示他们从事的教科书美术设计工作,带领观众领略他们的艺术人生。
图为近百岁高龄的孙全洁老人亲自前来观看展览。
展览中,一幅幅经典插画带领观众重温校园时光。除诸多教科书插图外,刘承汉最为得意的设计作品是我国出版界首枚和唯一一枚中国驰名商标的“手捧绿芽”标,展览讲述了这项“得意之作”背后的故事。
1984年,人教社决定创建自己的商标,刘承汉应征参加商标设计。设计思路最初定为“涌泉润苗”,寓意为“教育的雨露,滋润茁壮成长的幼苗”;后修改为“手捧绿芽”,寓意“教育工作者辛勤的劳动,托起祖国的希望”。“从幼苗的叶子中可引申出一本打开的书,象征孩子们从书本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向上的双手,表现了人教社为托起祖国的希望而辛勤耕耘,与幼苗结合,又传达了培育呵护的内涵……”刘承汉曾这样解读自己的设计。
“手捧绿芽”这一理念也经过了多次修改。“粗看中间和右边这两个标志,大家可能觉得差别不大。其实中间这枚手的棱角更多,手形线条稍欠优美。几经修改,手形更为修长,手腕处顺着外轮廓有两个斜线,菱形外轮廓也增加了丰润的弧度,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熟悉的人教经典标志。”讲解员对着过程稿和终稿为观众解读。
一本1963年出版的《初中俄语》被讲解员重点讲解。这本书是夫妇俩合作的产物:刘承汉设计封面,绘制封面插画;孙全洁手写俄语字母。她的手写体曾被20世纪80年代来访的苏联专家赞叹,“我们那里都没人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手写体。”
徜徉在孙全洁的作品中,精致秀美之风扑面而来。讲解员说,动物身上无数根细细的毛发,植物底下密密麻麻的根须细胞,都是孙全洁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为这些作品,她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几十年来,孙全洁为人教社绘制了不下万幅插画,她的手写外文行书,也成为20世纪60至80年代一代学子们临摹的标准。
背景档案
刘承汉(1930-2022)、孙全洁(1926—)夫妇是新中国教科书美术设计事业的杰出代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们从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分配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绘图科,直至90年代退休,始终奋斗在教科书和教育图书的美术设计工作第一线。
刘承汉主持设计的“手捧绿芽”人教社社标是国内出版界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孙全洁是人教版80年代英语教材斜体行书字体的执笔人,她创建的“孙氏英文行书”曾是亿万中国学子临摹的范本。他们更多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已经融化进半个多世纪人教版教材和图书中,页页春风、行行化雨,滋养着几代中国学子的成长。
2020年9月,刘承汉、孙全洁夫妇与人教社8名老同志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代表全社同志汇报了人教社 70 年来履行编书育人使命的情况。同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社老同志亲切回信,充分肯定了70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转载自北京日报客户端,转载时稍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