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学记/中国教育名著丛书

  • 书名: 学记
  • 编著: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3月
  • 丛书:中国教育名著丛书
  • 开本:32
  • ISBN:9787107290527


天猫旗舰店

目录

第一编《学记》思想考释

第一章《学记》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章从《礼记》看《学记》

第三章《学记》成于战国时期

第四章《学记》为思孟学派作品

第五章《中庸》——《学记》思想的哲学方法论基础

第六章《黄帝内经》对《学记》思想的启示

第二编《学记》章句训义(上)

第一章化民由学

第二章教学为先

第三章教学相长

第四章古之教者

第五章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第六章教之大伦

第七章正业居学

第八章兴艺乐学

第九章安学亲师乐友信道

第十章使人由诚教人尽材

第三编《学记》章句训义(下)

第十一章教之所由兴

第十二章教之所由废

第十三章君子之教喻也

第十四章长善而救其失

第十五章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第十六章择师不可不慎

第十七章师严然后道尊

第十八章善待问者如撞钟

第十九章必也其听语乎

第二十章可以有志于学

第二十一章古之学者比物丑类

第二十二章此之谓务本

第四编《学记》的历史评估

第一章经学演变历史与《学记》注释

第二章《学记》对我国教育学史的影响

第三章《学记》在世界教育学史中的地位

第四章结论——弘扬《学记》珍贵教育遗产

附录

一、历代《学记》注释者简历及注释出处简介”

二、历代学者对《学记》的评述

三、国外学者译述《学记》举隅

四、《学记研究》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介绍

《学记》是世界上很早的一篇论学专著,作为儒家经典,千百午来为学人所传诵。《学记》文字简练,论理明白,多以譬喻,循循善诱,其中所阐发的治学务本、尊师重教的思想,至今仍可为典训。为学当明理,《学记》便是为学明理的入门之书。

作者简介

 

精彩书摘

第二,战国时期战争频仍,你打来我打去。政治和军事上,各国忙于制胜或抗衡对方,外交上忙于合纵或连横。教育嘛,除了一些国家君主还有一股傻劲去抓一抓,如刘向《别录》所说“齐有稷门,齐之城西门也。外有学堂,即齐宣王所立学官也”。而总的说来,许多君主对于教育并不那么感兴趣,他们的确也没有时间去兼顾教育。倒是儒家者流,努力于继承孔子以来办学和教育思想衣钵,本着自身的教育信念和经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系列具体措施,如学校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学记》便是他们的代表作。他们这样做,也为了通过自己熟悉的业务作理论升华,扩大影响,赢得社会政治地位。战国时期,封建地主政权刚刚建立,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尚未完善,尤其意识形态方面,来不及剪裁一套完全适合自己身材的服装,有必要向前代吸取哪怕未经改造的东西。例如“不卜褅不视学”的“褅”,到了战国,它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学记》作者却又把它捡起来用。这也由于奴隶制社会文化和封建制社会文化之间,有其矛盾性的一面,又有其同一性的一面,即封建地主与奴隶主共同感兴趣的东西,例如君统与宗统。这便是为什么周礼到了汉代及其以后仍有市场,三《礼》的许多内容规定仍用得着,有人且为其增益与注解,乃至将其成书或篇章写作年代推后,似乎只有汉代以官方拍板形式定儒学于一尊,才为包括《礼记》在内的儒家经典创造出世的条件,和建立一套儒家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奠立基础。对这看法,当然不是毫无道理,但仍须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尤其汉初,是不是已到了儒学的“文艺复兴”时代呢?看来未必。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