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

  • 书名: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
  • 编著:顾明远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 丛书:
  • 开本:16
  • ISBN:9787107266744


天猫旗舰店

目录

上篇

导言中国教育怎么啦?

第一章就教育论教育能走出教育的困境吗?

一、“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

二、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思想

三、攀比文化助长了教育竞争

四、社会用人制度的学历主义

五、评价考试制度的指挥棒

六、升学率成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

七、社会诚信的缺失影响教育改革

八、教育培训机构与教辅材料的推波助澜

九、教育社会生态环境不利于教育改革

一、长期以来缺乏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二、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的误区

三、轻视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

四、学校发展不均衡

五、正确的评价制度的缺失

六、传统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章为素质教育正名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争论

二、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

三、怎么理解“素质”这个概念?

四、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提高国民素质

五、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六、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进展

第四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三、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四、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

第五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下)

一、把学习选择权还给学生

二、改善教学方法

三、充分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

四、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五、怎么看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六章教师是关键

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二、我国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

三、师范教育改革的得与失

四、师范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

五、教师专业化问题

六、严格实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和证书注册制度

七、实施免费师范生的历史意义

八、师德——教师之魂

九、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十、终身学习

第七章我国学校制度需要改革

一、我国学制的沿革

二、我国亟须研究制定新的学制

三、制定新学制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结语

内容介绍

2016年教师节前夕,《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顾明远先生是我国当代名教育学家、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奠基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为总结、学习和研讨顾明远先生的教育理论创新成果和教育改革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于2016年8月24日共同主办了《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出版座谈会暨首发式。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改革取得的历史经验,厘清了我国教育领域中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产生的复杂背景。它对当下我国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历史性的深入反思,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路向,对于我国教育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素质教育问题做出了回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作者特别倡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是作者本人的教育信条,也是作者对走出中国教育困境的一个回答。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长郭戈代表人教社致辞,并介绍了本书编辑出版情况。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翟博,北京明远教育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教授冯增俊等专家先后发言。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大中小学教师、校长、教育管理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编辑室主任刘立德主持。与会人员深入探讨了《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的重要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并紧密结合这本书的具体内容阐发了顾明远先生在教育理论创新领域的巨大贡献。大家认为,这本书是顾明远先生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新结晶,世界上不少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顾明远先生正是这种“完美结合”的杰出典范,他矢志不移地致力于教育理论创新的风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怀值得大家学习,他一直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育行为值得大家效仿,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理论值得教育学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挖掘,而他“中国教育路在何方”这个振聋发聩的“顾明远之问”更会激励成千上万的教育者共同探索中国未来教育之道。

最后,顾明远先生致答词,并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保存、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中心副总经理陈志辉分别代表作者、北师大、人教社向基础教育界代表赠书。

据悉,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出版教育理论图书领域影响巨大,《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理论图书中新的一种,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师范大学长期合作的新成果。该书集理论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哲理深刻,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师生、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管理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顾明远,1929年生,江苏江阴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暨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主席。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等称号。香港教育学院、澳门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名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等。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培养中外硕士博士60余名。许多著作对中国教育理论和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获得了多项奖励。

精彩书摘

因此,各校都大量削减教师教育课程和教育实习的时间。结果是大大削弱了教师培养的质量,师范教育变得四不像。当前出现师德问题不是偶然,虽然与整个社会风气有关,但不能不说与师范教育的缺失有密切的关联。

其实,两个口号之争的背后还隐藏着极大的利益关系。在我国,虽然国家一直重视师范教育(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就召开全国师范教育会议,在新学制中把师范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但是在人们包括领导心目中,总认为教师不需要高深的学问。过去曾经有一位师大的校长到科技部门申请项目,科技部门的同志居然说,师范大学要搞什么科研?有些综合大学的校长也有这种偏见,认为师范大学培养中学教师,能教书就行,搞什么科研。所以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在低水平上运转。据20世纪80年代初教育部高教司师范处的一位干部的调查统计,那时几十所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的设备加起来不及一所地方综合大学。无怪乎师范大学要“向综合大学看齐”。高等学校的评价体系也促使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看齐。

在教育发展史上,随着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教师也就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但是教师并不像医生、律师一样具有高度专业化。长期以来,凡有知识,愿意当教师的都能成为教师。真正提出教师专业化问题,还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学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