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我的教育觉悟 中国当代教育学家文库

  • 书名: 中国当代教育学家文库 我的教育觉悟
  • 编著:谢维和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 丛书:中国当代教育学家文库
  • 开本:16
  • ISBN:9787107258114


天猫旗舰店

目录

做教育真难

——我的治学历程与学术感悟(代自序)

第一编 教育社会学研究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意识

教育社会学的分析视角和方法

教育活动及其要素的社会学分析

教育活动中的互动与合理性分析

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学分析

课程与教学的社会学分析

教育活动的制度分析

教育活动的结构分析

第二编 基础教育研究(上)

公共利益: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坐标

公平:教育的“绝对命令”

教育公平与教育差别

——兼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义务教育中交往的“义务性”

素质教育的两种取向及其选择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看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学校品牌建设要符合教育规律

伯恩斯坦的“表意性秩序”理论及启示

——一种关于学校德育管理的理论

第三编 基础教育研究(下)

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

夸奖老师

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

中小学教材“可读性”探析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材难度的研究

乐在学中

还暑假独立的价值和功能

认识孩子

第四编 高等教育研究(上)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其主要取向

认识新时期大学的公共性

论高等教育对现代社会的适应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

关于建立高教体制微观基础的思考

高教改革也应“往下看”

大学是一个文化机构

大学管理,管的是“理”

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基本关系

第五编 高等教育研究(中)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中的结构问题

论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三重目标

我国教师培养模式的制度改革

——兼评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与转型

谈学科的道理

大学文科的地位和作用

——在浙江大学“东方论坛”的演讲

当前中国大学课程的变化与主要特点

相互听课:大学教学的学术规范

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合理性及其反差

办学层次等于办学水平吗

——关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一点思考

第六编 高等教育研究(下)

大学生有资格当教学质量裁判员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三种定义及其选择

分层、标准化与证书

——高等教育内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对口与适应

——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关系模式

中国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分析

今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明天国家竞争力的水平

第七编 青年研究

青年社会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论青年问题

社会责任与违规行为

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本体论思考

论现代青年的分化

论青年学科的意义

论青年社会学的学科特征

第八编 教育政策研究

教育政策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教育政策分析的主要模式

教育政策分析的主要功能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影响中国教育中长期发展的三个问题

关于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含义

统筹考虑补齐农村教育短板

第九编 教育研究的反思(上)

学科建设要结合社会和国家的实际

耐烦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谈学术志趣的定位

最重要的是出思想

——在《解放日报》第62届文化讲坛上的演讲

故事、理性和精神

教育:向年轻人学习

忧虑与期望

论教育科学的普及

论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特点

——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

第十编 教育研究的反思(下)

把教育的基本概念搞清楚

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科学的话语系统

教育合理性的重建

——论教育批评的实质与意义

文本的阐释也是一种学问

从条目的集合到论文的系列

——关于教育社会学工具书的文本分析

我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教育标准

水木清华,务实开拓

——《中国社会科学报》访谈录

后记

内容介绍

《我的教育觉悟/中国当代教育学家文库》系《中国当代教育学家文库》中的一本,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社会学家谢维和教授从事教学和研究成果的集萃,精选了作者富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中的部分章节、应邀做的学术报告、撰写的图书序言与后记等。

《我的教育觉悟/中国当代教育学家文库》主要包括教育社会学研究、基础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青年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研究的反思等方面的主题。

《我的教育觉悟/中国当代教育学家文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学,尤其是教育社会学学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对促进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以及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的教育觉悟/中国当代教育学家文库》对我国教育学学者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及高等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可供大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谢维和,1954年5月生,江西上饶人。现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厦门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副校长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高等教育学科评审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学术顾问等。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的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家、教育部以及世界银行等研究项目十余项。主要论著有《我的教育觉悟》《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略与规划》《教育的道理》《走向明天的基础教育》等。主要译著有《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未来的课程》《OECD教育政策分析译丛》《重新定义第三级教育》等。在《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人民教育》《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科学》《中国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多次参与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和学术团体组织的重要政策法规的研讨和制定,多次参与全国高等学校专业、学科的调整与规划工作。

精彩书摘

《我的教育觉悟/中国当代教育学家文库》:

(一)从生存空间的扩大到思维空间的拓展

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根本性变化是什么,这是回答和认识信息社会教育及其特点和性质的基础。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由于劳动工具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和比较封闭的自然经济的限制和束缚,走出了非常狭隘的生活范围和生存空间。与传统的农业社会比较,工业社会的出现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生存空间。这种生存空间的扩大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生存空间的扩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人们开始学会从一种更加普遍的角度看待各种社会和人生的现象,并且按照一种比较普遍的标准来衡量各种是非曲直,根据更加丰富的参照系来塑造自己的生活。

我们不可能十分详尽地讨论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及其意义,但是,这种转变及其主要含义却为我们认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在关于这种新的转变的理论和看法中,至少有这样几种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

首先是奈斯比特的观点。他认为,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知识成为新的财富,工业经济时代诞生的“劳动价值论”,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替代。第二,时间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既不像农业社会那样习惯于面向过去的经验,也不像工业社会的人那样注重眼前和现在,而是更强调面向未来和如何预测未来。第三,生活目标的变化,即更加激烈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人与各种自然的竞争①。

其次是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理论。在提到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比较时,贝尔这样认为,工业社会是一个商品和产业的社会,而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因为信息处于后工业社会的中心地位。在贝尔看来,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由过去的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型经济;在职业结构中,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的地位;在社会结构方面,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成为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源泉②。

除了上述两位以外,我们还可以列举出托夫勒等人的理论,他们的看法和观点都从一定的角度为我们认为信息社会的特征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启发。如果说从与教育更加相关的角度进行选择和各种比较,美国学者嘉格伦在《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中的论述和观点给我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他说:“同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本身的进化速度要快得多。信息社会的首要资源是信息。信息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资源。它通常没有重量,看不见摸不着,而且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地点。信息社会的工具的主要功能,就是制造、存储、发送和更改信息。如果说工业社会使得人类活动扩展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的话,那么知识革命的主要特点,则是它能够大幅度扩展人类的思维空间。……人类思维空间的延伸,再辅之以生产力的进步,就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社会。在这个新社会中,人的思维,而不是宗教或自然力量,成为这个星球上威力最为强大的力量。”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