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教育伦理学

  • 书名: 教育伦理学
  • 编著:  王正平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
  • 丛书: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7330513


天猫旗舰店

目录

序一:教育如何伦理?/万俊人
序二: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伦理学/王泽应
第一编 教育伦理学基本理论
第一章 引论:何为教育伦理学
第一节 "教育"与"伦理"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教育利益是教育伦理道德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教育劳动的特点决定教育伦理道德的特殊重要性
第四节 教育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教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基础理论、研究层次与类型
第六节 教育伦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第七节 建构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理论与话语体系
第二章 中外教育伦理思想发展概况
第一节 我国教育史上的教育伦理思想
第二节 国外教育史上的教育伦理思想
第三节 世界各国当代教育伦理思想研究概况
第三章 教育与善的追求
第一节 教育与文明之善
第二节 教育与人心之善
第三节 教育与人生之善
第四章 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伦理
第一节 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伦理属性
第二节 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伦理要求
第三节 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伦理实现
第五章 教育中的利益冲突与道德调节
第一节 道德与利益
第二节 道德与情绪
第三节 道德困境
……
第二编 教育伦理原则与范畴
第三编 教育中的具体伦理问题研究
第四编 教育伦理道德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介绍

《教育伦理学》由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主编,是由全国十所著名师范院校的教育伦理学和教师道德研究专家,在新中国首部《教育伦理学》(1988年版)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新理论成果和思想结晶。

《教育伦理学》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融通古今,积极建构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体系,对于全面系统分析教育伦理问题,回应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伦理道德挑战,推动我国迈入教育强国行列具有重要的启示。

《教育伦理学》主要包括教育伦理学基本理论、教育伦理原则与范畴、教育中的具体伦理问题研究和教育伦理道德实践等四大板块,共二十二章。

《教育伦理学》涉及教育伦理学概念、教育伦理思想发展状况、教育与善的追求、教育制度与政策伦理、教育利益冲突与调节,立德树人、教育公正、教育自由、教育民主、教育仁爱等内容,集中反映了国内外新的教育伦理学研究成果。

《教育伦理学》集中论述了教师与学生、教师集体、家庭教育、社会的伦理关系,教师的行为选择、道德规范、道德评价、道德实践等方面的基本问题,体现了我国教育伦理研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的时代精神。

《教育伦理学》主要供高等院校教育学、伦理学等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教学使用,也可供在职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培训使用。

作者简介

王正平,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二级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博士点创建人,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哲学项目伦理学方向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教育伦理研究》(集刊)主编。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应用伦理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先后在美国波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国科学研究中心,英国牛津大学,日本龙谷大学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进行访学与学术交流。

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其中代表作有《人民教师的道德修养》《教育伦理学》《高校教师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善的智慧》《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应用伦理学》《现代伦理学》《伦理学与现时代》《生态、信息与社会伦理问题研究》《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等。学术译著有《罗素文集》“最终的安全》《中国人的性格》等。

在《哲学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3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和完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西人生哲学比较“”美国职业伦理研究“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当代生态伦理学研究“”深生态学与现代环境价值理念“等。学术著作和论文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并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主编的新****部《教育伦理学》荣获全国”伦理学30年优秀学术成果著作奖“。

精彩书摘

人性与物性相比较而言,人性赋予人类人格,物性则赋予其他自然存在物物格。拥有人格的人类具有尊严,拥有物格的自然存在物仅仅具有价值。具有尊严的人类不能与仅仅具有价值的自然存在物相提并论。因此,人类是高贵的,人类的高贵性应该受到我们自身的重视和尊重。

人性是一种不断进化、不断发展、不断塑造、不断建构的过程。它肇始于人类在自然界诞生的那个时间点,但它永远处于进化、发展、塑造和建构的过程中。人性的演化很复杂,但它的总体趋势是清晰的:它是一个抑制恶性、弘扬善性的过程。人类身上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恶性,但在成为人之后,人们一直在努力趋善避恶。人们身上的恶性难以彻底消除,但人们普遍愿意并努力争取成为善良的人。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分离之初,人类身上的恶性还十分严重。我们最早的祖先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在氏族部落里,但他们的生活方式是蒙昧的、野蛮的。所谓蒙昧,就是人类处于并没有将自身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完全区分开来的思维状态。由于蒙昧,他们并不能完全区分人性和物性。所谓野蛮,就是人类在为人处世上仍然与其他动物保持着极大的相似性。由于野蛮,我们最早的祖先与其他动物拥有相似的生活方式。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以蒙昧和野蛮为根本特征的原始社会阶段,乱伦在氏族部落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作为生物圈的一员,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进化性。人类的进化是人类生命和人性的整体进化。人类的生命与人性相辅相成,互为表征,共同塑造了人类的伟大和高贵。具体地说,人类的生命是具有人性的生命,人性则是人类生命内含的根本属性;人类的进化本质上是人类特有的生命力和人性齐头并进的进化。

人性的进化总体上是沿着向善的方向展开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性中的恶不可能根除,因为善恶总是相比较而存在,但人性向善的维度总体上呈现出日益增强的态势。人类社会之所以总体上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人性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改善。在人类刚刚进入文明社会之初,人与人之间相互倾轧的现象非常严重。在奴隶社会,残暴的奴隶主甚至将奴隶当作“活的牲口”来对待。时至今日,虽然欺诈、暴力等现象仍然在人类社会时有发生,但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态势显然占据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如果我们相信人类社会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就应该对人性不断改善的事实保持坚定的信念。

人性的改善需要条件。一方面,社会存在(特别是经济基础)的变化会为人性的改善提供客观基础。社会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受社会存在制约的人性必定随之变化。另一方面,人类的主观努力也会为人性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人类主观上积极向善、求善和行善,这无疑能够助推人性的改善和提升。

在人类致力于改善人性的主观努力中,教育是最有效的方式。教育是人类的最重要发明,是人类不断提升其生命力和生命质量的法宝。没有教育,人类的经验、思想、理论就不可能得到传承;没有教育,人类就不可能拥有其他发明。教育的精义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教,二是育。所谓“教”,就是传授经验、思想和理论;所谓“育”,就是孕育人类的精神生命,就是培育人类的文化气质,就是化育人性。

人类的生存活动比其他自然存在物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我们必须经过复杂的教育才能过上人之为人的生活。我们难以完整地勾画教育在人类社会诞生的最早图景,但我们可以推测或想象它的基本框架。最早的教育应该诞生于原始社会,它大体上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方面,它注重生存本领的传授。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在自然界中谋求生存的活动特别艰难,因此,人类需要不断提高采集和狩猎的本领,而要做到这一点,言传身教显然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它重视社会规范的传授。原始社会存在原始的社会规范。在氏族部落里,人类不仅依靠血缘关系结成命运共同体,而且依靠氏族性社会规范维持原始社会秩序,而要做到这些,简单的氏族性教育活动就会应运而生。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规范教育,氏族部落酋长的权威必定难以确立,氏族部落内部也必定缺乏最基本的秩序。那些存在于原始氏族部落中的社会规范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氏族制度”。原始氏族部落是基于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氏族制度的主要功能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恩格斯曾经说过:“由于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只用说空话来抹杀这一如此广泛流行的制度的意义。”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