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首页
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论文   >   2016年卷

中学生物学教科书性教育内容的百年变迁研究

陈香
  摘要:从1929年起,性教育内容进入课程标准和中学教科书,近百年间,性教育内容在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内容历经数次变动直至1978年才逐渐稳定;性教育的核心知识在教科书中稳定存在;紧扣特定时代的知识在教科书中不断更替;性教育内容的变化反映出对性教育态度的变化,逐渐呈现开放的心态;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简化的趋势;教科书的交互性逐渐增强。同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里性教育内容变迁主要受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课程标准的规范作用、学科进展的影响、社会发展需要的影响、学生认知需要的影响和教育思想的渗透。
  关键词:生物教科书;性教育内容;青春期教育;内容变迁
  中图分类号:G42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6)08-0039-03
  1904年,自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第一套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小学教科书《最新教科书》起,我国教科书已有百余年历史。从最初西方教科书的引进与翻译,到民间自编教科书的兴起与繁荣,再到通用教科书的统一化、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多样化,百年间,教科书几经变化,其中蕴藏的意义和启示值得梳理总结。性教育是中学生物学教科书里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历来关注的热点。性教育内容是在何时何种情况下进入教科书的?在教科书里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于当今有何启示?这些正是本文着力论述的内容。
  一、课程文件中性教育内容的变化历程
  百年来,我国的教科书制度经历了从审定制到审定本和国定本并存的混合制,再到国定制,最后又回到审定制的演变历程〔1〕。然而,无论在哪个时期,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编写而成的。因此,在研究教科书里性教育内容之前,有必要先梳理课程文件中性教育内容的变化历程。
  在民国初期性教育思潮的推动下〔2〕,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生理卫生暂行课程标准》提到,“性的发育行为和责任(注意春机发动时期的身心变化)”,首次作为教材大纲的内容条目写入课程标准。1932年,初中和高中卫生课程标准里都安排了性教育的内容,相比之前内容大为扩充。然而,1936年的课程标准删除了性教育的内容。1941年的课程标准修订,恢复了一部分性教育内容。1948年,课程标准再次修订,性教育内容保留。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全面效仿前苏联,由于前苏联的教育理论没有专门的课程概念,与课程标准相关的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于是“课程标准”改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由“生理卫生学”改为“人体解剖生理学”。性教育方面,生殖系统的构造、卫生保健等内容被删除,增加了人体发育的内容。
  二、教科书中性教育内容的变化历程
  从教科书属性层面来看,尽管教科书的内容属性包括文本分析、习作设计、助读系统、插图设计、编排组元等〔3〕,本文主要对教科书中呈现的性教育内容的文本进行分析,对作业、插图、栏目等只作简要介绍。
  1911年,科学会编译部出版的《中等博物教科书生理卫生学》,虽然目录有生殖系统篇,但无相应正文,“生殖器在中学课程,可从缺如,故本书今不编入”。1929年,性教育内容进入课程标准,进而进入中学教科书。通过研究发现,1929年至1949年期间的教科书,除了1936年的课程标准删除性教育内容导致某段时期的教科书未编入性教育内容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教科书未介绍性教育内容,尽管同期的课程标准有相关的内容要求。可见,民国时期的课程标准对于教科书内容虽有规范作用,但作用的强度并不大。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中学教科书生理卫生学》在编辑大意中写道“生殖一节,从前以碍于普通教学,大抵从缺……今性教育倡行于世,故本书应研究之需求,特为增入”。教科书的内容图文并茂,阐述深入细致,从文字表述可以看出,当时的教科书已表现出一定的实证和探究思想,如“欲研究精子成熟之历史,以蝗虫为最适宜之标本”、“人卵之所以成熟,虽未曾发明,然于他动物则已研究清晰,而又以鼠卵为最可见云”。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卫生学》在“生殖器疾病”部分介绍了花柳病,反映了当时花柳病问题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4〕。1948年,曹非编著的《初中实用生理卫生学》开始关注胎儿的发育等,拓展了性教育的内容范围,体现了时人希望通过性教育的普及实现优生强种的民族情怀。1949年,新华书店出版的《初级中学生理卫生课本(修订本)》对于青春期的介绍更为详细,可见教科书的视野更开阔,认识更丰富全面。教科书还明确提出“拒绝早婚”,回应了当时农村地区结婚年龄较早的现实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生理卫生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着重介绍人体的发育,对生殖器官的介绍极为简略。这主要是出于为改变婴儿死亡率过高的现实状况的需要“,旧中国时代,每年一岁以内的婴儿死亡率达到20%”,新中国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婴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的优越性。然而,生殖是发育的基础和起点,避开了生殖介绍发育,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教科书对生殖内容的遮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性教育的倒退。1964年,我国出版的《初级中学生理卫生》教科书,开始介绍生殖和发育两个方面,卫生知识没有载入课本,而是载入教学指导书中。教科书首次提出“晚婚和计划生育”。
  “文革”期间,生物学科目取消,生物学中的动植物知识只在各地编写的《农业基础知识》中或多或少地介绍一些。生理卫生内容以《卫生》或《生理卫生》课本的名义在多数地区保留〔5〕。另外,在大多数省份自主编写的生理卫生教科书中,虽然保留了性教育内容,但内容非常简略。
  1978年出版的生物学教科书,介绍了生殖、发育和卫生知识,基本奠定了现行教科书性教育的基本内容。1990年出版的生物学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发生变化,正文中添加了栏目,图表代替了文字叙述。2001年出版的生物学教科书版本呈现多样化,各版本生物学教科书里都增设了探究活动,倡导探究性学习,多数版本生物学教科书在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外,还补充了部分内容,如北师大版教材补充了节育和避孕等知识。
  三、课程文件和教科书中性教育内容变化的总体特点
  (一)内容历经数次变动后逐渐稳定
  百年间,中学课程文件和教科书里性教育内容一直处于变化过程中,直至1978年左右才逐渐稳定下来。新中国成立初期,课程内容受到前苏联的影响,性教育方面着重介绍人体的发育,生殖器官的构造、卫生等内容被大大简化。直至1964年,生殖内容在课本里恢复,但是青春期卫生知识未载入课本。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前30年(1949年至1977年),性教育方面的工作呈现倒退的态势,将此阶段称为性教育的禁闭阶段〔6〕,教科书里对生殖和卫生内容的回避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点。到1978年,生殖、发育、卫生三部分知识都载入课本,奠定了教科书中性教育的基本内容,此后虽仍有细微调整,但基本格局没变。
  (二)核心知识在教科书中稳定存在
  对生物学教科书里性教育内容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有些内容自早期教科书一直延续至今,或中间曾消失过后来又在教科书里恢复出现并延续至今,如生殖器官的构造和生理;有些内容在变迁过程中逐渐消失了,如人的胚胎和动物的胚胎在发育中的相似、青春期常见病的预防;有些内容虽不再存于课程标准但仍存于部分教科书中,如人体发育的分期、计划生育等。根据内容的变化情况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教科书里稳定存在的内容;二是在教科书里逐渐消失的内容。第一类内容基本属于教科书里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主干性的知识,包括人的生殖、胚胎发育和青春期发育、青春期卫生等方面,这些核心知识不会随时代的改变而失去价值。
  (三)时代性知识在教科书中不断变化
  教科书是服务于特定时代的,教科书中的内容都会带有时代的痕迹。核心知识在教科书中稳定存在的同时,时代性知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民国时期生物学教科书对花柳病的介绍,反映了当时社会娼妓众多、花柳病广为流行的现实状况;民国初期性教育思潮兴起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预防花柳病蔓延,防止其“减灭国力,败坏人种”。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对婴儿发育的着重介绍,这与降低婴儿死亡率、保护人民健康、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时代需要有关。1964年以及之后的生物学教科书中呈现的“晚婚和计划生育”内容,与国家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时代需要有关。2001年出版的教科书中出现的避孕知识,与当前社会少女怀孕现象频频出现的现实情况有关。可见,教育内容和社会变化之间存在基本的对应关系〔7〕
  (四)对性教育逐渐呈现开放的心态
  百年来,从生物学教科书的内容以及授课方式的变化历程可以发现,人们对性教育的认识呈现逐渐开放的心态。1929年,性教育内容进入课程标准,人们开始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教科书内容也有了质的变化。1932年,高级中学卫生课程标准在“教学要点”部分规定“性卫生教材,男女生应分班教学,授课教师应与学生同性别”。可见,当时仍然无法像对待其他科学知识那样去开展性教育,仍然存在羞答的心理。1936年,生物学课程标准删除了性教育内容,民国时期部分教科书也未载入性教育知识,对性教育的认识存在反复和分歧。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里删除了男女生殖器官结构图及相关内容,对生殖的回避,使得性教育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1963年,生殖系统的知识在课本中恢复,但是青春期妇女卫生知识仅载入教学指导书,由女教师在课外对女生讲授。1978年,青春期卫生知识载入教科书,此后直至今日,对性教育知识逐渐能够以平常心视之。
  (五)教科书内容呈现简化的趋势
  纵观百年生物学教科书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早期教科书内容阐述深入细致,后来的教科书内容表述越来越简练,很多名词概念不再解释,如“十月怀胎”不再解释是十个月经周期的意思,有些解释也以概括性的介绍为主,不再详细展开。这种变化可能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一是降低课程内容的深度,解决教学实践中普遍反映的“繁、难、偏、旧”问题;二是随着学科的进展,教科书中增加了新内容,如免疫、内分泌等,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必然要求压缩其他内容的篇幅;三是现在的学生可以从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获得知识,不再仅仅依靠教科书。
  (六)教科书的交互性逐渐增强
  由生物学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早期教科书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将性教育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而后来出版的教科书开始出现思考题,通过与学生对话,启发学生思考,再后来出版的教科书开始出现活动栏目。教科书内容呈现形式的变化,是知识观变化的体现,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不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由外部客观刺激和主体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而不断建构的结果。
  四、影响教科书内容变迁的因素及启示
  (一)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的内容具有规范作用。纵观百年来生物学教科书中性教育内容的变迁,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发生了改变,而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改变主要源于人们对性教育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人们试图在传统文化的保守心理和科学知识的理性态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这种心理反映在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则表现为性教育内容的不断调整。从百年教科书的变化历程可以看出,在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之外,教科书还可以补充介绍一些内容。教科书是直接面向社会和广大师生的,更能敏锐地察觉到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可以预先作出反应,更好地体现教科书的育人价值。
  (二)学科进展的影响
  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教科书中的内容受到当时的学科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认识不断丰富更新,教科书中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对于女性月经期卫生的描述,早期教科书认为月经期的腹痛、腰痛、偏头痛、尿意频数等感觉是疾病的范围,后来的教科书修正了这一说法,认为这些都是属于生理的范围而并非疾病。可见,教科书的内容表述随学科进展而不断更新。
  (三)社会的发展需要
  教科书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编写而成的,教科书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为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不同,生物学教科书中的内容也有差别。民国时期花柳病盛行,当时社会着力于预防花柳病的蔓延,教科书中介绍了花柳病的特点和预防措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致力于降低婴儿死亡率,教科书介绍了胚胎发育和婴儿发育的知识。60年代后,我国人口增长加快,为控制这一趋势,教科书介绍了晚婚和计划生育的知识。可见,社会发展需要对教科书的内容是有很大影响的。
  (四)学生的认知需要
  教科书是面向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生物学教科书对生殖器结构、生理、卫生的介绍,有助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科学认识自己身体的发育特点和生理现象,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早期教科书内容偏深,学习难度较大,后来教科书内容不断简化,在保留核心知识的同时,难度降低,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也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作出的调整。教科书中设置的活动栏目,有助于教科书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促进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五)教育思想的影响
  教科书的编写必然承载着一定的教育思想,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作为理论指导和重要原则。性教育内容进入生物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与民国初期性教育思潮的推动密不可分,同时也承载了杜威教育哲学“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所以,人类社会的根本生活———两性生活,应在教育的范围内,应该在教科书中得以呈现。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中学教科书生理卫生学》表现出的实证和探究思想,可能与当时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关系。1990年以后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教科书中活动和正文的一体化设计,改变了以往教科书以知识传递为主的特性,增加了教科书的交互性,这一改变显然受到建构主义思想的影响。
  由上述可知,教科书中的内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编写教科书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科书是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的,是对课程标准内容的具体化,因此,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内容变化,并反映在教科书中,同时,可适当补充一些满足学生需要的新内容。第二,在知识快速增长的当今,教科书中呈现的主要是反映学科基本框架的核心知识,此外,还应呈现一些反映时代特点和学科进展的相关知识,以满足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第三,教科书中的内容叙述大致呈简化的趋势,从呈现形式来看,图文并茂,图片的数量上升,文字的表述量减少,为避免理解上的困惑或偏差,可推荐一些网站或参考书籍,便于有需要的学生进一步阅读。第四,关注国内国外学科研究和教育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有选择地融入教科书编写过程中,以使教科书的内容更加科学客观,更加符合教育的规律和逻辑,更易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第五,由于课程属性的特点,中学生物学教科书中对性教育的介绍侧重于生理和卫生方面,对性心理、性道德等介绍得很少,而这些内容特别是性心理内容是学生希望了解的〔8〕,可以通过网络链接或其他途径进行补充介绍,以帮助学生解疑释惑。

  参考文献:

  〔1〕贺金林.百年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供应体制的演变与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12,(2):69-75.

  〔2〕马小敏,周 谊.近代中国的性教育思潮〔J〕.重庆教育学院学 报,2009,(2):95-98.

  〔3〕张燕华,郑国民.教科书属性分类的理论框架及运用———以 语文教科书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4):20-25.

  〔4〕傅学文.邵力子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224.

  〔5〕刘丽群,吴雪燕.新中国生物教科书 60 年之演进〔J〕.湖南师 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2):19-22

  〔6〕刘文利.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历史回顾和发展概述〔J〕.中国 青年研究,2008,(12):9-12.

  〔7〕吴康宁.社会变迁对教育变迁的影响———一种社会学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2):72-80.

  〔8〕徐新峰.初中性教育与学科教学相渗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点击下载: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