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首页
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论文   >   2017年卷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的风格与特点(下)

余桂元

  摘要:经过近十年的潜心研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编写、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教授总主编的《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已于今年秋季陆续投入使用,七年级上册是其中的第一册。本套教材的显著特点是: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注重点线结合,呈现历史面貌;图文并茂,培养学科感情;精心谋划,构建教学平台。

  关键词:部编初中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

  三、图文并茂,培养学科感情

  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认为兴趣为学习提供动机,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杜威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和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结果有着质的不同。爱因斯坦甚至说,喜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十三四岁的七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转变的过渡时期,继续着对图画书的钟爱,对图的反应比较敏感。图比文字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曾有毕业多年的朋友告诉编者,初中历史课学过的许多知识都已淡忘,但教科书里某某人物的画像依然清晰,上学时喜欢给古人化妆、搭配服饰,在调皮的涂鸦过程中享受着学习历史的乐趣。有的学生甚至因为喜欢精美的文物考古图片,好奇考古发掘的神秘,立志长大后当考古学家。

  七年级历史教科书基于学生对图的喜爱,配合文字叙述,精心设计、选用了历史地图和多姿多彩的人物画、想象图、文物图、遗址遗迹图等共300多幅。插图作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字叙述的具象化表现。

  根据课文内容,七年级教科书设计绘制了35幅历史地图,其中上册18幅,下册17幅。这些地图包括疆域图、交通贸易图、城市分布图、城市平面图、战争形势图等。历史地图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却信息量丰富,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通过各种历史地理信息,深化理解文字内容,构建空间概念。例如,教材配了商、秦、唐、元、清的疆域图,学生通过阅读这些重要朝代的地图,可以对我国古代疆域、行政区域及相关位置有一个感性认识。

  文物图是对文字叙述的有效补充、拓展和深化,可视性强,趣味性强,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文物图既有传世的,也有考古新发现的,充分吸纳了史学研究、考古发掘的成果,在七年级教科书插图中所占分量最大。运用好这部分图,有助于学生以愉悦的心情阅读课文,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产生知识的迁移,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以陶器为例,教科书从半坡人面鱼纹陶盆开始,选配了河姆渡猪纹陶钵、良渚刻符罐、陕西宝鸡船型彩陶壶、陶寺彩绘龙纹陶盘、秦陵兵马俑、秦砖汉瓦、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魏晋南北朝陶牛车、唐三彩骑驼乐舞俑等大量的精品,涉及灰陶、黑陶、红陶、白陶、彩绘陶和釉陶等。一万多年前陶器出现,是人类生活从单一的自然攫取向生产劳动转变的标志之一。陶器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直到今天,陶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艺术领域,依然占据一席之地。

  教科书选用的每一幅陶器插图,都有着特殊的史料价值和艺术内涵。例如,《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艺术地再现了秦朝气势宏大的军阵场面和秦朝高超的彩绘陶艺术;从《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异于常人的侏儒造型,形象地展现了汉代雕塑艺术的特点和说唱艺术的独特魅力。

  再以青铜器为例。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影响了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进程,学者们甚至将中国的夏商周命名为青铜时代。教科书选用了包括甘肃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铜刀、二里头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最精美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已知出土质量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也称“后母戊鼎”)、记述武王伐纣过程的利簋、文字最多的毛公鼎、战国铜冰鉴、战国水陆攻战铜壶、秦铜权、铜钱等大量的铜器和青铜器,所选种类几乎涉及青铜器的所有类别,包括食器、酒器、乐器、水器、兵器、工具、玺印符节、度量衡、货币和杂项10类,相当丰富。所有的青铜器插图,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文字表述难以直接提供的信息,增强了课文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例如,利簋腹内底部的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它证实了“周武王于甲子日灭商”准确无误,是商周断代不可代替的实物标本。我们由此知道了西周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又如,由秦朝的度量衡铜器可知:秦汉时候的1尺相当于今天的23.1厘米,1升相当于今天的199.687立方厘米,1斤相当于今天的245克,1铢相当于今天的0.64克,等等。这对今天的学生理解教科书当中涉及度量衡的内容、了解其他相关知识,都很有帮助。

  这些密切配合的图文,并不简单地服务于一课一目。那些散见于不同课和目的插图,往往都是编者通盘考虑、精心设计的结果。比如,秦汉、唐朝和两宋时期几组货币插图的选择,就很好地贯彻了编者的意图。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货币应运而生。货币最初以贝币等自然形态出现,随着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货币逐渐用贵重金属铜和黄金制成。秦半两和汉五铢,都是名实相符的标准金属货币。当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大,为了携带方便,同时也为了节约铜材料,无论是唐朝使用的开元通宝,还是日本仿照唐朝制作的合同开弥,都不再直接以质量标注钱币的单位,而是以少量的铜金属铸造出远高出实际分量的铜币。到两宋,商品交易无论地域和种类,都获得更大突破,人们索性直接用纸印制钱币,取代金属货币。按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七年级教科书显然无须讲述系统完整的经济史内容,但编者仍然希望通过这几组货币,以最小的篇幅,相对全面地介绍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从而也为学生深人理解中国古代各阶段的中外贸易大势提供背景知识。其实,南宋会子这枚纸币插图的配置,还隐含了编者希望教师作进一步挖掘的意味。教师可通过图片中间的“行在会子库”五个字,让学生了解行宫里的皇帝称“行在”,南宋皇帝在行宫发行的临时货币称“会子”。由此可知,在南宋皇帝眼里,临安(杭州)只是皇帝临时安身的“行在所”。南宋皇帝无论是否有意愿、有能力收回北方失地,但他们一直都在做着恢复中原的表面文章。真是惟妙惟肖啊!

  其他的文物图,像石器、玉器、瓷器、丝织品图片,以及书法、绘画、雕塑作品的图片,无论是否构成完整的信息链,都会与文字叙述有机结合,努力达到图文并茂。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科书的插图运用,与科学严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相辅相成。解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可知,初中历史教科书应该给学生提供有限而准确的知识,这就要求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做到精和准。

  精,是精练、经典的意思。初中生学习历史,认知水平有限,课时有限,这就决定了写进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不是越多越好,绝不能不加选择和取舍。一定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精选那些重要的、经典的、能说明问题的内容。

  准,是准确和科学的意思。中学历史课程是一门科学,历史教材不是演义,更不是影视剧,它的灵魂是准确和科学。

  部编七年级教科书最大限度地向精和准的目标努力。上下册课文篇幅压缩,知识点减少。经过多方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多轮次审查,这套教科书在科学性上也有了基本保障。

  部编教材的编写出版,也是编写团队长期潜心进行教科书切适性研究的成果。所谓“适”,是指适合教与学的对象。

  初中历史教学,不是大学历史专业教育,更不是历史学的专业研究,首先要考虑所选内容是否合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几乎是在最后关头,七年级下册撤下了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后的一道材料解析题。这道题目如下: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族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并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

  为了让学生理解本段材料,页下作了这样的注释:

  “清初实行内阁制,但军国机要由满族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康熙帝在宫内设南书房,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互相牵制。后来,议政王大臣会议变得越来越有名无实。”

  为什么要撤掉这条史料呢?主编和审查专家沟通后,得出的结论是:它不太适合初中学生。

  是否合适,除了难度,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政治的、外交的、宗教的、民族的、学生心理生理的,等等。

  所谓“切”,是指切题。既要切合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也要切合教科书整体设计和具体内容。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原本设计的三个子目是“农业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试教过程中,一线教师认为这一课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框架结构不合理,手工业的发展不宜混杂于“经济重心南移”一目里;2。课文内容前后重复,线索不清晰,“农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两目重点介绍了农业、商业方面的成就,但第三目“经济重心南移”中,又重复讲述这两方面在南方的成就;3。逻辑关系不够清晰,在“商业贸易的繁荣”这个子目里,第一段讲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超过前代,第二段讲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包含关系写成了并列关系。编者检讨发现,除了这三个问题,本课设计还存在与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切题不够的问题。于是重新编写,在“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的繁荣”三个目中,重点讲述南宋经济发展史实,顺带追述北宋及其以前南北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让学生自然地认识到南宋时,中国古代经济的重心已经逐步地转移到了南方。

  七年级历史教科书通过丰富多彩的插图和精准适切的文字叙述,全方位地落实课程标准设计的内容和倡导的理念,呈现给学生的是图文并茂、赏心悦目、严谨科学的面貌。它的使用,必将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情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精心谋划,构建教学平台

  2011年版课程标准为课程改革创造了条件,也给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由于知识点删减了,影响了教科书历史脉络的构建。这就需要找出合适的链接体系,或直接,或间接,或明显,或隐含地为教师教学创设条件、构建平台。

  除了单元概述、每学期的活动课和最后附录的大事年表,部编七年级教科书每课课文以正文为核心,同时设计了导言、辅助栏目和板块。不同的板块和栏目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相辅相成。这些板块和栏目包括“导言”“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问题思考”“知识链接”“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共同构成有机整体。编者试图通过以上栏目为课堂教学搭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下面的几个栏目尤其值得关注。

  ·导言。它以简短的篇幅概述每课最重要的内容,然后设置问题,导人新课。其间有时会引用名言名句、典故传说等,以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

  ·相关史事。它是对正文叙述的补充、展开和深化,所述内容基于课标,但不完全局限于课标,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正文。例如,下册第18课的“相关史事”写道:“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部,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始撰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这表明,早在14、15世纪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明朝初期,为防御东南沿海的倭寇,中国将钓鱼岛列入防区。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还明确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众多古今中外的地图均标绘钓鱼岛属于中国。”这段叙述呼应第三目“清朝的疆域”正文里提到的“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对钓鱼岛属于中国作了有理有据的解读。这个栏目的设置,取代了从前人教版楷体小字的大部分功能,所述内容主要供学生自由阅读,不作为硬性规定的教学内容。

  ·材料研读。这是编者格外关注的一个栏目,栏目选择的材料短小精悍,大多有趣、有用、经典,能由小及大,说明深刻的问题。每条材料后,都带有问题,学生需带着问题研读材料。例如,上册第8课的“材料研读”,引用《孟子·滕文公下》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接着提出问题:“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第17课的《材料研读》提供的是一段编辑过的材料:“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人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语。”提出的问题是:“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两则“材料研读”,直接间接地在提示学生思考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本栏目的材料大多为古文,容易超出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参照教师教学用书的提示,多给学生指导。

  ·知识拓展。这个栏目位于每篇课文的最后,重在知识拾遗补阙,承上启下,拓展深度。有些内容虽然未列入课程标准,却在建立完整的信息链当中不可或缺,通过这个栏目,就能很好地弥补这种缺陷。例如,反映我国农业文明特色的农历与节气,是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史很多历史现象的重要知识,课文中又难以单独出现,上册第15课通过“知识拓展”的综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又如,中国很早就发现、命名并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上册第14课利用这个栏目强化了这一历史史实:“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秦汉时期,中国已有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最早发现了南海的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此处的拓展与下册第18课的“相关史事”写到的“清初沿袭明朝的制度,在海南设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将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遥相呼应,强化了海疆主权意识。

  与七年级教科书配套的课程资源,正在不断地制作完善过程中,包括传统的资源,如教师教学用书、学生用同步练习册、历史地图册,以及新媒体资源,如配套的视频光盘、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以及人教网“历史天地”提供的大量资源。相信广大一线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一定能驾驭好课堂,得心应手地使用这套新的教科书。

  (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任编辑。)

  (责任编辑:李洁)

  

点击下载: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