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首页
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论文   >   2017年卷

默读的初步训练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陈恒舒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采取了“双线组元”的编写思路,在人文主题之外,还设置了一条语文能力的线索,其中包括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和品味精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等阅读策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以“学习生活”为主题的阅读单元,同时又是全套教材第一个以默读为训练重点的单元。以下即从编者的角度来谈谈这个单元的编写思路和教学建议。

  一、为什么要学习默读

  为什么要学习默读?一言以蔽之,曰:“有用。”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朗读训练。相对于朗读,默读至少有以下四个好处:

  一曰速度快。据统计,一般学生的汉语朗读速度约为每分钟150~200字,而默读则可达每分钟400~600字,后者是前者的三倍左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曰用心专。朗读需要眼、脑、口、耳的共同参与,而默读排除了口、耳的介入,信息直接由眼传递给大脑,不仅速度快,而且有利于集中精神迅速把握文本内容,对于品味语言、理解内涵等也有好处。

  三曰限制少。朗读受阅读文本类型和长度、环境场合等因素的限制,你无法想象你能用朗读的方式读完《红楼梦》或是《全球通史》,也无法想象你在公交车上掏出手机朗读早间新闻或在笔试考场上朗读试卷上的题目;而默读却适用于各种类型和长度的文本,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此外,圈点勾画、摘抄、做笔记等都难以在朗读过程中进行,默读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四曰应用广。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多数情况下能用到的正是默读。

  可以说,熟练掌握了默读的方法,就等于在自己的阅读武器库中增加了一件威力巨大的常规武器。尽管很早就有有识之士指出了默读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对默读提出了要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并未引起一线教师的充分重视。有的教师甚至患上了“朗读强迫症”,逮着什么都让学生朗读。笔者这几年听课,见过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齐声朗读文言文译文(原文反而不怎么读)的,朗读作者简介的,朗读课下注释的,朗读教辅上给说明文、议论文下的定义的……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是一种“为读而读”。此次统编教材的编写,在七年级上册用四个单元来训练默读,充分体现了对默读的重视,也有纠正教学偏向的意思在内。

  有的教师也许会问:这四个单元都训练默读,是说这四个单元的课文都只能默读,不能朗读吗?并不是这样的。朗读和默读并非截然对立,只是二者承担的功能不同,适用范围不同,目的取向不同而已。朗读的功能在于进入文本的情境,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而默读的功能在于快速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如故事的主要情节、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作者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思路等。朗读主要适用于短小的、抒情性较强的作品(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训练朗读,选文就以散文、诗歌、散文诗等为主),还有叙事类作品如小说、戏剧中的对话部分;默读适用于各类作品,尤其适用于篇幅较长的侧重叙事、议论、说明的作品。面对同一个文本,阅读目的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同。比如,一篇抒情散文初读时需要解决语言文字障碍,理解文章大意和情感,宜采取默读;对文章的情感基调、起伏变化有了初步的把握之后,再决定用何种语气、语调、语速来朗读,从而加深对情感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将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对篇幅较长的文字,可采取全文默读,局部、片段朗读的方式,比如本单元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再塑生命的人》,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默读粗知大意,对描写精彩、情味较浓的片段则可以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二、默读的初步训练

  统编教材七(上)一共有四个以默读为训练重点的单元,即七年级上册第三、四、五、六单元,每个单元各有侧重,其训练重点分别是一气呵成、圈点勾画、摘录积累、快速阅读。第三单元是默读训练的起步阶段,关键在于默读习惯的养成。训练时应该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出声,不动唇。阅读时出声会降低阅读速度,影响阅读效率,这是显而易见的。有的学生可以做到不出声,但嘴唇仍会不由自主地微动,信息仍然会经过发声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处理,降低阅读速度,因此这仍是一种变相的朗读。应该提醒学生有意识地紧闭双唇,避免唇动,仅靠眼球的转动来实现信息的摄入。

  二是不指读。指读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为集中精力采取的阅读方法,但到了初中阶段,有的学生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习惯,用手指或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在每个字上都有停留(即便非常短暂),如同小鸡啄米,这无疑也会影响阅读速度,甚至会影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应该提醒他们在默读时有意识地把手或笔移开,摆脱对它们的依赖。

  三是不回看。回看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前面遗漏了什么重要信息,或是此处没看懂想要回溯寻找答案。频繁回看当然也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会反复打断阅读,破坏感知的完整性,甚至形成心理暗示,削弱阅读自信。要克服这个毛病,首先要做到心无旁骛、精力集中,尽量不遗漏重要内容;其次要增强自信,相信自己能够看懂;还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比如用手掌或一张纸遮住已经看过的部分,逐行下移,强制自己不去回看。

  四是适当运用猜读和跳读。阅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有的字不会读,有的词不知道意思,有的句子不理解,学生遇到这种问题有时会停下来去查字典,看注释,或是回看。这些方式不是说绝对不允许,只是在训练“一气呵成,整体感知”这个要点时,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摆脱这种逢生字必查的习惯,能猜就猜,该跳则跳。有的字词通过字形大致可以猜出它的意思;有的字词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可以暂时跳过;有的句子读到的时候确实难以理解,但读到后面往往会得到解答,这也是可以先暂时放过的。比如,第三单元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注释较一般现代文为多,但绝大多数被注释词对感知文章大意并没有什么障碍,非常适合训练猜读和跳读(“预习”中也有这样的提示)。比如,第38页注释③“朱文公的子孙”,知道是姓朱的人家就可以了,至于朱文公是谁,这句话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味,暂时不必理会;又如,皂荚树、桑椹、叫天子(云雀)、油蛉,知道是动植物的名称也就可以了。当然,默读不是“一锤子买卖”,读一遍有读一遍的目的。至于初次没读懂的地方,也不妨随手做个记号,留待以后解决。

  需要提醒的是,这只是默读训练的初步,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一气呵成默读全文的习惯。要初步关注学生的默读速度,但也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而忽视了更重要的目的——对文章大意的把握。

  三、其他教学建议

  除了默读的初步训练之外,还有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第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这是阅读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要弄清文章写了哪些人、事、物或观点,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可以结合默读训练,让学生初步感知,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本中的关键语句,边读边做一些简单的标记。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文章标题用“从……到……”的句式,点明全文所写的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而且二者前后相继,有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边读边推测文章所写两大部分的内容,然后进行对照阅读,从而把握全文的意思。“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是第一部分的关键句,点明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情感态度;第二部分则没有这样的句子,需要通过文中具体的事件来体会。

  第二,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精神上的启发,激发对学习生活的思考和热爱。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生活”,应该说是非常贴近初一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尽管从作品的时代上来说稍远了一些,但其中还是包含了不少永恒的东西,比如童年的乐趣、学校生活的甘苦、老师的恩情、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等等。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理解他人的学习生活,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其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所启发。

  第三,关注教读课文的作业系统(思考探究、积累拓展)和助读系统(预习、旁批、阅读提示),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变化,发掘新的教学增长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课文,统编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练习的设计,发掘一些新的教学重点。比如“积累拓展”部分的第五题:

  文中那个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小鲁迅宛在眼前,你看到文字后面那个拿笔写作的“大”鲁迅了吗?你觉得这个“大”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本文和《朝花夕拾》中其他文章的?请结合本单元后的“名著导读”栏目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这道题不仅仅关系到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不仅仅是导向“名著导读”中的《朝花夕拾》,它其实提供了一把解读回忆性作品的钥匙。许多回忆性作品都具有“此时的回忆”与“彼时的感受”相互交错、转换自如的特点,比如接下来的一课《再塑生命的人》中就有“大”海伦和“小”海伦的双重视角。

  第四,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广阔的阅读空间。本单元后设置了统编教材第一次“名著阅读”栏目,推荐了《朝花夕拾》《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三部名著,介绍了“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阅读方法。《朝花夕拾》的推荐恰好可以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相结合,而《再塑生命的人》和《〈论语〉十二章》的学习也可以导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论语》的阅读。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回忆童年生活、校园生活、读书生活的单篇作品可以向学生推荐,如郁达夫的《书塾与学堂》、季羡林的《我的小学和中学》、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舒婷的《在那颗星子下》等等,可以形成同主题的群文阅读。在这个单元中,可以充分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为贯彻本套教材大力提倡的“多读书”的理念开一个好头。

  

点击下载: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