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首页
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论文   >   2017年卷

小学教科书插图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研究

张蓓

  一、引言

  插图在小学教科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插图与课文内容的配合、插图质量、插图风格、图文编排对小学教科书的知识传递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教科书插图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是指教科书中的插图是否契合课文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图文编排是否合理等,是教科书编写者越来越重视的方面。其适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最佳的插图类型和风格,以及插图与文字内容的配合方式,结合儿童认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探求符合时代需求的小学教科书设计规律和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以提高教科书的质量,增强其整体效果。

  通过收集归类,笔者发现国内小学教科书的版本众多,其中的共性是很多版本的教科书都大量地使用了插图。综观这些插图,可谓良莠不齐:有的制作精美、表达恰当,有的则杂乱无章,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插画作者在创作时没有将教科书插图与普通图书插图加以区别;二是绘画风格过于卡通化,缺少文化内涵;三是过于依赖电脑制作,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四是没有依据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创作;五是图与文的契合度不高,没能体现出插图在教学和认知中的重要作用。这样的插图会影响教科书的质量和教学的使用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小学教科书的插图必须有更精准的表达,符合教科书的特定要求,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完成,严格遵循教科书文本特点、课文情感的表达、易于知识学习等关键因素进行创作。

  笔者结合自己参加小学教材修订改革的实践经验,对低年级小学教科书插图的创作进行了研究,尤其对教科书插图的科学性、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二、教科书插图创作的特性

  教科书是传达知识的载体。教科书插图是传递知识的重要视觉符号,它与教科书中的文字共同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课程标准精神,让学生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学习目标,科学地、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插图不仅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必要手段。鉴于此,教科书插图的绘制应遵循一些基本要求。

  (一)造型准确

  在创作教科书插图时,一定要遵循教科书的文本,满足教学的需求,造型准确的插图才能使学生通过插图迅速掌握知识。由于小学生识字量有限,所以借助插图进行识字、学习词语、理解课文,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教科书插图要求画面造型具体、形象,准确地传递信息,以免脱离客观事实,导致学生错误地领悟知识。例如,教师形象要符合现实情况,造型要和蔼可亲,着装得体大方,举止温文尔雅等。此类标志性的形象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观念、行为和习惯。同时,插图的造型达到准确传神,才可能具有和谐的美感,对学生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

  (二)色彩客观

  色彩客观是事物再现的基本要求。同时,作为图像语言中最具表现力的因素之一,色彩不仅是再现自然的有力工具,而且是传递情感的有效手段。在教科书的插图中,色彩不但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还能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特定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科书中的知识要点。

  色彩要以客观事物为依据来进行表达,以免误导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准确认识,同时还要做到赏心悦目、色调协调。色彩准确表达主要体现在色彩语言应避免夸张过度,不能根据主观想象天马行空。比如,草地是绿色的,插图画家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处理成蓝色的,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困惑、产生错误的信息。这样的处理从艺术的角度也许是合理的,但是不能运用在教科书插图中。另外,运用统一的色调,会给人视觉上、心理上带来温馨和舒适感,减轻学生的视觉疲劳,在轻松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色彩美感。

  (三)构图清晰

  构图的安排应根据课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来区别对待。一般来说,无论何种文本,教科书插图创作都应紧扣课文的中心内容,围绕主题进行创作,避免过于复杂、过于杂乱的构图,做到准确地、有效地配合文本,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插图创作者在构图上应排除过多的与文本无关的因素,从而避免造成学生在认知和理解上的偏差。所以,清晰巧妙的构图,更利于知识的传递,也是插图作者必须考虑的因素。太复杂的构图,会让学生眼花缭乱,无法把握插图的主题。

  三、教科书配图科学性和适用性分析

  (一)契合课文内容

  插图是插在文字中间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插图不仅更容易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注意力和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从插图中获得生动的形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及运用。有研究表明,插图与文字相关性越大,契合程度越高,插图所起到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有图故事比无图故事的优越性随着图文相关程度的提高而提高。[1]

  1、插图内容对应课文重点

  插图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科书中文字共同承担着传递知识的重要任务。插图最基本的功能是用图像来传达信息,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文字形象化,所以插图创作的本质就是要将文字语言转换成视觉语言。在为教科书绘制插图时,当然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应分清主次,用准确恰当的图像语言体现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插图画家所依据的文本,一般要选取课文最核心的部分,即课文主题。主题的提炼需要插图画家与编辑共同配合,认真研究文本,准确定位文本的主要信息,在经过艺术化的巧妙构思后,用有效的视觉语言来表现课文内容。同时,插图集有限信息于一图,信息量不能过大,这就要求插图应该尽可能地突出文本内容,尤其突出重点难点,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总之,插图的绘制应体现文本主旨,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

  课文重点内容图像化(即插图创作)分为直接对应和间接转换。直接对应也可称作直接转换,是指插图作者将课文中提取出的重点内容用图像语言直接地如实地进行描述。此时图像和文字是一种相互再现的关系,即“镜像”关系。然而,这种直接转换的形式并不是对原文的主旨进行机械的对应,而是从文字语言转换到图像语言,需要插图作者在对课文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主观的再造,用生动的图像语言对形象进行概括,并准确地传递出文字的信息,生动地再现出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文字语言与图像语言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表达事物和传递信息方面各有自己的优势与局限性。直接转换多应用于自然科学类插图的创作。

  另外,某些时候无法直接用图像语言来表达文字所描述的对象,此时需要使用间接转换的方法创作插图。如李白的名句“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诗人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形达意,准确生动地表达出离别之情,却很难用直观的图画表达出作者的真实心境,因此只能用间接转换的方法绘制插图。具体来讲,文字是抽象的、线性的语言,所以刻画人物的心理、讲故事是文字语言的专长。而插图由具象的、空间性的图像语言组成,只能靠形象和动作来说话。在文字语言中,为了修饰、调整语句,常常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间接性的转换形式就是采用图像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夸张、借代)来加强作品内涵的传递,丰富情感和观念的表达。这样做的好处是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图像语言的特点,发挥图像的再造力,实现课文重点信息的传递。间接转换多应用于文史科学类的教科书插图的创作(见图1)。

  2、插图类型符合学科特点和课文内容

  当代教科书插图的类型丰富多样,插图画家根据学科特点、课文内容、学生认知心理等来决定插图的类型。

  按照学科内容,可以将插图的类型分为文科类教科书插图、理科类教科书插图、艺术类教科书插图和体育教科书插图等。插图设计者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绘制不同类型的插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比如,在理科教科书中(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插图用以表现抽象的科学内容或具象的实验过程,能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对象(如产品)、生物(如动物、植物)、具体的过程等。同时,理科插图的科学性要求很高,每幅插图不仅要准确表达教学内容,还要说明一个科学问题或解释一种科学现象。相比之下,文科教科书运用插图可以对人物、事件及社会发展进行描绘,给读者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与上述例子类似,思想政治类教科书中的漫画,体育教科书中的动作分解图和示意图,外文教科书中的对话、场景图示等,在内容呈现方面都体现了各自学科的特点。

  根据表现形式可分为写实、拟人、夸张等。首先,写实是教科书插图中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表现手法,也是学生最喜爱的绘画风格。写实造型较为接近生活的原貌,它不是对实物原封不动的模仿,插图画家往往是根据具体的主题和创意,在造型整体风格接近客观对象的前提下,对所绘对象的细节、局部进行艺术化处理。比如,科普类型的课文中,画家根据文字的内容,通常会对所描述的形象进行精细入微的刻画。其次,拟人的表现手法多出现在小学低年级教科书的插图中,插图画家将所描述的事物人格化,使他们具有人的形象、姿态、动作、语言、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和内涵。比如,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故事类课文中主人公有很多都是动物、植物。插图作者可以结合文字内容,运用拟人的艺术手法,使画面更具趣味性和说服力。最后,夸张也是小学教科书中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它的运用主要是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比如,在儿童插图中,喜怒哀乐非常分明,高兴时就张着嘴巴开怀大笑,伤心时就流着串串泪珠咧着嘴巴大哭。在描绘动作时也是极具夸张,幅度很大。运用这种夸张的艺术手法可以突出事物或形象外部特征,不仅能帮助学生感受人物情绪的变化,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而且能增强画面的趣味性和幽默感,吸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根据绘画技法可以将插图分为手绘插图(铅笔画、钢笔画、水彩画、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和计算机插图。不同类型的插图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达优势,也起着不同的作用。插图画家会根据文本内容、学生特点来决定插图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比如,水彩画是用水和半透明颜料调和做出的绘画,色彩明快、细腻,水与色交融、渗透产生出水色淋漓的丰富变化[2],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科书中也是最常见的。水墨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种,它讲究以墨带色,略施淡彩,特别强调笔、墨的运用,以创造出丰富的墨色变化,在教科书中多被用于语文课本的古文或古诗词的插图中(见图1)。计算机插图在教科书中使用最广泛,插图作者利用软件创作插图,从草稿创作到上色、渲染、特效处理等编辑手法,再到最终定稿,均在电脑上完成,其优点是绘制速度快、制作精准、便于修改,还能够模拟多种绘画工具展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形式丰富(见图2)。除了利用电脑软件独立绘制插图外,也可以运用它对已完成的手绘插图进行处理和修改,使成稿具有与原稿不同的全新视觉感受。

  此外摄影作品在教科书中也较多见,它具有真实性、易接受性、清晰感强的特点,能很好地反映教科书内容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二)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1、插图数量

  插图数量及篇幅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各方面学习能力都比较弱,思维活动需要借助具体的内容支持,需要借助插图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所以应在教科书中安排较多的插图,且插图篇幅较大,以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到了高年级,学生的理解力不断提高,插图的数量和大小也随之递减,这时的插图主要是对文字起调节和说明作用,使学生不至于本末倒置,将注意力过多放在图片上。所以在小学教科书中插图的数量往往多于中学教科书,而低年级的教科书中的插图多于高年级的插图。

  2、插图内容

  在插图内容上,年龄小的学生一般喜欢充满趣味、色彩丰富的插图,在创作插图时,依据客观形象所创作的造型,可做适度的夸张和拟人处理,利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例如,我们在画小学生的时候,可以在头与身的比例上做适当的夸张,还有在画动物时做拟人化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贴近他们的生活,吸引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在创作形象时,也要避免过度夸张,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接受教科书中的知识。

  而对于高年级学生,随着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增强和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应使用更加客观真实的插图造型,对于色彩的要求来说,也不需要那么明亮鲜艳,如写实的、照片等类型的插图。

  (三)图文编排合理

  1、插图位置灵活

  教科书中插图的位置一般分为文前页、图文同页和文后页三种类型。文前插图位于课文前面,学生对此类插图的接触往往会先于课文。文前图以单元导入插图较常见,这种插图位于单元课时前,画面丰富,自成一图,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是学生所熟悉的场景,一般单独占据一页。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中,认识1到10的数字时呈现的是学校操场的景象。单元导入插图表达的是单元主题,学生很容易从插图中了解到此单元所学内容。有研究认为,文前页插图具有刺激原有知识经验、提供理解范式、引导和控制认知焦点的功能。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对文前页插图所描绘的场景进行视觉感知,可以刺激学生将插图表象与原有知识经验发生联系,主动在头脑中搜寻与插图相对应的图式信息,将其激活并转换成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信息。[3]

  图文同页插图位于课文内部(即正文插图),往往与所对应的文字位于同一页面,依附在对应文字的附近,对课文中描述的情景以图像方式再现,将课文内容具体形象化。研究认为,图文同页插图的优点是它能及时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背景信息或提供学生尚不具备的背景知识。当学生遇到阅读难度大、抽象性强的课文时,难以或不能发现文章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的连贯组合就会出现“缺口”。图文同页插图在这时就能够及时补充背景知识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口”,整合课文各部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相对容易地建立整体表征。[3]图文同页插图还应注重与文字的编排效果,因为插图与文字在版面中的编排方式不仅对教科书传达课文旨意,辅助学生认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等功能有关键辅助作用,还影响教科书版面的美观和整洁。设计者应当根据课文内容和版面空间的需求,对插图进行巧妙合理的编排,使插图与文本的关系更加紧密,灵活地穿插在课文之中,巧妙地与文字融为一体(见图2)。

  文后页插图,插图位于课文后面,读者对课文的接触会先于此类插图。常见的文后页插图如练习部分插图和单元总结插图。文后页插图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记忆以及对重要知识点的把握,学生可以借助插图再次审视阅读内容,与自己的理解进行对照,保证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2、插图组织形式丰富

  教科书中插图组织形式多样,可分为独立图、连续图和发散图。独立图即一个图就能展示出所有的文本内容或要表达的事情,其优点在于简洁明了,独立性强,灵活多变。独立图是画面上相对完整的单幅图,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受其他图的影响。独立图一般应用于信息量较小的文本,或是非故事型文本,独立图常常出现在高年级课文中,一般与教科书的重点和难点相配合。

  连续图是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排列起来的一组插图,每幅图表现事物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优点在于能够完整地全面地展现较大的信息量,起到类似连环画的故事叙述效果。连续图多出现在语文教科书中,一般随着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而配置若干画面,像是被剪辑的连环画。在小学教科书中这种连续图,常常应用在童话、儿童生活故事、民间故事和寓言故事等题材类课文中。

  发散图指围绕一个中心内容,用多幅图来共同表示一个主题。其特点在于,多幅画面反映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和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分类,其画面之间并不存在先后相衔关系,而是从不同方面、或不同角度说明一篇课文的主题。

  3、插图绘制与文字的整合和协调

  小学教科书插图的绘制及版式设计应根据学科的特点、课文的情节内容、课本的指定版面、教学实际情况和审查委员的意见等各项因素进行设计。美术编辑是用视觉语言表现文字编辑的思想意图,需肩负着“编辑”与“设计”的双重理念,可以说是连接插图与文字的桥梁。

  当代小学教科书的设计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整合了美术编辑、插图绘制、文字编辑等多方面工作。美术编辑与文字编辑、插图作者应紧密配合。一方面是在教科书策划之初,美术编辑应多考虑文字涉及的内容,理解文字编辑的意图,了解教科书的总体编排和纲要、领会课文的思想,听取文字编辑的意见对教科书进行整体设计。另一方面是在插图创作前,美术编辑应让插图绘制者充分领会插图的作用和所处的文字环境,由于插画家缺乏对教科书插图教育性的认知,为了避免造成插图内容不准确或解读错误的发生,美术编辑需要与插图作者紧密沟通,使其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与主旨,保证所绘制出的插图与文本内容相匹配。同时,由于不同作者创作的插图具有一定的个性化风格,应努力使插图作者的个人风格、创意与文本内容、教育目的很好地融合,创作出教师和学生都接受的教材插图。

  教科书的排版应采纳整体设计的思路,将各项文字要素与插图要素合理地配置在版面上,运用层次对比、变化统一、和谐均衡等审美原理和科学合理的版面网格设计,使插图在不干扰文字的前提下,真正做到图文融为一体,避免图文分离,界限分明。

  四、结语

  教科书的插图应具备造型准确、色彩客观、构图清晰的插图创作特征。教科书配图应符合几点基本原则,首先,它应当契合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和主旨,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不同题材课文灵活选择插图类型。其次,它应当在数量和篇幅上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同时在内容方面采用差异化的创作手法。最后,在图文编排方面,应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的要求,灵活安排插图位置并采用不同插图形式,以实现图文配合效果最优化。

  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建议,在未来的教科书插图创作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五方面加以提高:

  教科书的“阅读性”———插图如何与正文有机融合,通过有效度的插图,达成文字的规范化、图像的还原度、空间层次节奏感的和谐统一。

  教科书的“知识性”———插图如何将知识性的语言立体化,用恰当的艺术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获取信息。

  教科书的“系统性”———插图创作如何在兼顾个性的基础上,保持与完整的、统一的视觉体系间的整体和谐。

  教科书的“功能性”———插图制作如何强调教科书传递知识的授受功能,去除不必要的影响知识传递的视觉元素,保证学生顺畅而不受干扰地阅读。

  教科书的“审美性”———插图创作如何摒弃低俗化、商业化、低幼化,而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输中华文化清新自然的美学精神和崇尚书卷之气的高雅情致,为学生营造富有诗意的阅读天地。

  总之,教科书插图的创作和使用应考虑到上述诸多方面,保证其在小学教科书插图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1]高露.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4.

  [2]李全华,李莉,朱良.儿童读物插图艺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98.

  [3]罗威.中美高中语文教材插图的功能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9.

  (责任编辑:刘启迪)

点击下载: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