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历史课 才能凝神聚气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作者: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 宋春波 2018-01-10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学段的历史课经常被人们视为“小三科”或者“副科”之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上历史课打不起精神,打瞌睡的有之,写作业的有之,看闲书的有之。这种双向循环,导致教师越发感受不到历史教学的尊严与自信。应当说,2001年启动的新课改让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真正的改观始于去年秋季,我们开始试用统编历史新教材。教着新教材,我突然产生了一种顿悟,一门有温度的历史课可以在我们的手中生成,这是我多年职业生涯中不曾有过的一种奇异感觉。

  统编本历史新教材更新了不少内容,乍一看,有些东西与自己已有的积累似乎不太相容。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也成为自我完善、自我建设的过程。好在之前的新课程改革的底子,让我们懂得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深刻含义,也知晓了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和“深度加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于是,遭遇关键节点时,就会“该出手时就出手”。

  大胆取舍,让课堂跟着学生走

  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课,课文标题为《远古的传说》。这是一节传说与考古发现交织在一起的新授课,不怎么好上。涉及“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皇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教材主要呈现了这三个板块的内容,这些太久远也太晦涩的内容,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按部就班、循着套路来,肯定不行。怎么办?我冥思苦想了好长时间,最后横下心,重组教学内容,有所为有所不为,计划紧紧围绕“黄帝炎帝”“尧舜禹”这两条主线铺陈教学内容。前者突出“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字、音律、算盘、缫丝的诞生,形成对中华远古文明的认同、尊崇与敬仰;后者则梳理“尧舜禹”之间的传承关系,以及在传承中不可忽略的禅让制与大禹治水两个关键节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现在的历史教学更应该围绕“关键少数”做足文章,凡事皆有纲,纲举目张,对于历史课来说,这个“纲”是什么呢?就是那些事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少数”环节,这些环节突破了、夯实了,学生对历史的整体认知水平便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教学流程中,我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几个问题:“关于黄帝和炎帝,你都知道些什么?”“为什么中国历史的源头上就有‘治水’的现象?为什么很多国家早期文明史中也不乏‘治水’的记载?水患多说明了什么?‘治水’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些都属于开放性的话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果然,孩子们也有不俗的表现,有的孩子讲到黄帝陵,谈到不同的省份都在争祭奠黄帝的正统地位,讲到黄帝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心目中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讲到黄帝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有的孩子讲到水患多是农耕文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水患多说明早期人类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的被动状态,治水是一种昂扬向上、追求进步的民族精神的反映。孩子们直面挑战性问题时的出色表现,令我惊喜,也更加坚定了我在课堂中整合使用教材资源的信心。实践证明,不经过深度整合和有效开发的教学资源是不会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的,自然也就不会具有生命力。唯有取舍有度、深度加工的教学素材,才能激发出孩子们对历史课的浓厚兴趣和探究热情。

  巧设环节,让学生感到有话说

  历史课要想做到有温度、有质感,就必须腾笼换鸟,倒腾出必要的空间与时间来,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有话说。

  八年级上册第五课是《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说实在话,这节课与以往老教材有所不同,容量相当大,牵涉“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内容,如果不更新观念、转换思路的话,任何一个板块都可以耗费一堂课的时间。在我看来,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让学生说话。好在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历史并不陌生,在这个资讯发达的开放时代,各种媒体的全方位介入,早已使得历史课的“门户”洞开了,无孔不入的历史资讯,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空环境中进行淘洗,教师要帮助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舍有得、有的放矢,这才是历史课最该干的事。

  第一个板块,我言简意赅地处理了牙山丰岛、平壤、辽东、黄海和威海卫等五大节点性事件,中间穿插讲述旅顺大屠杀事件,侧重点则放在“为什么中国会败”的分析上,孩子们条分缕析:腐败、落后的制度,无良官员仓促被动的应对举措,李鸿章的私心杂念,甚至还有日本举全国之力应对这场战争,日军完善的后勤保障,日本成功的国际游说和外交公关让列强没有站在中国立场上,等等,方方面面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观点不同,依据各异,多样化的历史资讯,凝聚到课堂之中,分享、碰撞、升华,师生共同努力,历史的经验教训呼之欲出,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无形中得到培养。第二个板块,我将着力点放在《马关条约》与近代史上其他不平等条约的对比上。有了参照系,才能更加凸显这个条约对中日两国命运的深刻影响。第三个板块,有关“瓜分狂潮”的内容,我插入讲解了德国对青岛的侵占,由乡及国,缕缕乡愁,生成于课堂之上。乡土历史最能唤起乡土情怀、家国情怀,而家国情怀不正是历史教学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种境界吗?

  总之,统编历史新教材的课堂实践,再一次诠释了历史教学必须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内涵。创造性地运用统编新教材的过程,无异是深化课程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这为我们践行不断发展着的教育科学新观念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作为教师,不断创新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流程,不仅会帮助学生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自己的教学生涯乃至精神状态的飞跃与升华。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