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第二届长三角乡村振兴论坛

  2023年11月18日至19日,第二届长三角乡村振兴论坛:科普助力苏沪浙晥城市结对合作(以下简称“论坛”)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南港镇过湾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主办,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摄影专业委员会协办,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会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和安徽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论坛聚焦沪苏浙八市(区) 对口合作皖北八市举措,围绕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建言献策。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新型农业经济体的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城乡经济、科技咨询、新闻出版、科学传播和科普创作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科普工作者近130人参加了论坛。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专委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汤书昆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和主题报告会,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费世平致辞。 

  先后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和安徽的6位专家学者做了主题报告,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心得和实践经验,与会代表赞叹不已,纷纷表示这些报告视野开阔研究真问题,又接地气解决实际问题,论坛给大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

  汤啸天(上海政法学院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基于政务服务地图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入》:乡村振兴应当依循基本公共服务“应有尽有”“承诺必达”的国家标准,也要依托数字技术网提供公共服务,技术发展已经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条件。政府服务地图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应用,公共服务的短板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用基于位置的服务为每一位农民提供服务、在农村具有丰富的可开发场景,与政务服务地图始终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助力农民跨越“数字鸿沟”的功能价值有关。具体而言,可通过在政务服务地图上引入“时间轴”、叠加政府部门乡村振兴工作、开放数据和公开信息、优化政务服务等方式运作实施。同时,政务服务地图需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在实践中创新理论。 

  杜昌勇(安徽省省属公立医院监督管理中心主任,安徽省人口健康基金会理事长)《健康中国视域下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以安徽省健康基金会为例》:健康是人民幸福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同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健康中国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安徽省人口健康基金会作为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主管的“5A”级公募基金会,持续深化人口与健康两大主题,着力打造一个“德政”与“善举”有机融合的公益平台,积极以参与健康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助力乡村振兴,面向社会广泛募集善款,聚焦助力党政中心工作,卓有成效组织开展相关主题研究和公益实践,形成了“内生主力+外生助力”的多元化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实情的发展之路,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参与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梯度。

  蒋佃水(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科技成果转化与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尤为重要。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可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并可带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真正做到跳出农业做大农业。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经过成果熟化,即将实验室的样品,转变为生产车间试制的产品,再通过试销转化为市场能接受的商品。经过一次次试错,使无形的科技成果,表达为有形的实物成果,将“学院技术”孵化为“产业技术”,显著缩短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的距离,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有力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完成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孔令刚(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协会监事)《对农业强国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认知与理解》:推进乡村振兴的两大最艰巨任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业强国建设体系有五强特征:一是总体上有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二是在行业体系上有粮食产业强、畜牧产业强、园艺特产强、配套服务强、融合能力强;三是在区域体系上有国家统筹强、省域支撑强、市域特色强、县域活力强、多级联动强;四是在执行体系上有政策体系精、投入体系稳、市场体系韧、治理体系活、成长体系新;五是在主体体系上有农户信心强、合作组织强、企业信心强、政府引导强、舆论引导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乡村何以、以何、如何让生长、生活于此的孩子无忧无虑?二是乡村何以、以何、如何让生长、生活于斯的长者颐养天年?和美乡村应该是:生在乡村不卑微,学在乡村不犯难,干在乡村不吃亏, 活在乡村不憋屈,病在乡村不惶恐,老在乡村不忧愁。 

  董长军(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创办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科普摄影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映象六安:影像助力乡村振兴》:速读时代,影像正以无可替可的优势,成为网络乃至一代人追捧的热点。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基于持续13年举办“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的经验,以及上海六安对口合作的基础,在2023年推出六安映像摄影作品征集,寄望通过摄影赋能,实现可能的方式,为乡村建设和上海与六安对接合作提供助力。创新的影像传播与连接,在增进两地摄影人创作交流、践行社会美育工作的同时,也以上海作为窗口探索影像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新方法…… 

  虞方伯(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新时代农业农村科普:责任巨大,大有可为》:加强农业农村科普是践行“两翼理论”的重要实践。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科普在党中央领导下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调研显示农业农村科普仍存在工作实践与导向相脱节、体制机制不健全、系统规划薄弱、科普供需不平衡、科普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服务格局有限等问题。围绕突出问题,结合农业农村科普特点,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优化工作机制、政治引领科普供需、拓展经费渠道,以及创建大科普格局等对策建议。

  论坛安排了三个特色分论坛,先后有8位专家做专题报告,9位专家或作点评,或作讲解,或发布成果,内容丰富且接地气,深受观众欢迎。

分论坛一  从农耕文明到乡村振兴:《有巢氏》作品研讨会

  分论坛由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鹏飞主持。来自长三角近30位专家学者、科普作家参会。王国刚(原安徽省文联调研员、长篇小说《有巢氏》作者、协会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介绍了《有巢氏》创作缘由:希望通过创作《有巢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安徽地域文化尤其是环巢湖流域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张安东(安徽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巢湖学院教授)、袁梦(安徽农业大学硕导、博士)、刘宗勇(原巢湖市作协副主席、有巢氏非遗传承人)和李向荣(安徽开放大学校长、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监事会主席)等先后发言。与会者认为,有巢氏位居华夏五大始祖之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巢湖流域的“根脉文化”。王国刚创作《有巢氏》,以科幻思维穿越时空、上溯远古,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有巢氏形象,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原始社会画卷,是一次成功尝试;有助于当代人传承有巢氏顽强拚搏精神,激励人们新创业、振兴中华的意志,作品将在提高安徽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分论坛二  影像助力乡村振兴:映象六安成果展示会

  分论坛由六安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梁晓春主持,来自上海、合肥、六安等近30位摄影人、科研学者、科普作家参与。蒋常虹(六安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和董长军先后就六安市摄影创作经历和摄影之于乡村振兴的连接做专题报告,并介绍了第13届人与环境摄影大赛下设“六安-映像”主题摄影作品征集、评选情况,对现场展出的部分入选摄影作品进行导览。

  梁晓春与董长军还就后续如何通过摄影深度参与乡村振兴达成战略合作,并共同发布六安旅拍路线,力求通过平台间的传播和引导,为上海与六安在城市间的合作共建提供助力,也为摄影赋能,实现影像服务乡村振兴以及让摄影人通过摄影“为家乡代言”提供方向上的引导和关于摄影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分论坛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臻香丝苗稻米鉴品会

  分论坛由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田胜尼博士主持。来自浙江、安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新型农业经济体近30位农业农村专家学者、一线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参会。毛礼和(原安徽省农委副巡视员、研究员) 、朱启升(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张效忠(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协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主任)先后做专题报告,水稻专家金根木、苏泽胜和丁凤琴(协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顾问)先后发表讲话,评鉴、解读了臻香丝苗香米品鉴方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胡宝成做总结性发言。分论坛发布了2023年度臻香丝苗食味奖桐城双福家庭农场等10佳名单;举行了获奖企业结对签约。臻香丝苗发明人张效忠副研究员接受了安徽电视台记者采访,介绍了15个企业在不同环境、不同工艺加工的臻香丝苗香米,阐释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农村科普之间的紧密关系。

  此外,论坛还专门设置了中老年健康咨询专题爱心义诊活动。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党委与安徽省细胞学会党委、安徽省循证医学学会党委联合组织了主题为“和美乡村,健康有我”的健康科普教育工作坊,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兼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国栋主任率领11人的医师团队为过湾村村民做中老年病义诊,约120多位村民接受了义诊服务。 

  论坛颁发了第二届长三角乡村振兴论坛征文优秀论坛,发布了《科学津:第二届长三角乡村振兴论坛论文集》。

  专委会秘书长杨多文为过湾现代农业产业园赠送精美的优秀科普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