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科普内容资源 助力科学教育改革——科普中国创作大会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2年会特色分论坛一举办

  2022年8月18日下午14:00—18:20,主题为“优化科普内容资源 助力科学教育改革”的科普中国创作大会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2年会特色分论坛一(简称“论坛”)在腾讯会议室以线上形式召开。论坛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宁夏科普作家协会联合承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兼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会党委委员、常务副理事长汤书昆教授出席论坛并先后致辞,来自北京、上海、重庆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院所、学校、科普教育基地、新闻出版单位以及各地科普作家协会的科学家、工程师、人文学者和一线科普教育工作者约300名代表参加论坛,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群、中国科普教育群、中国科普教育二群、学校课后服务后援团群等相关工作群大量群众围观助力。论坛汇聚了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力量,共同探讨深化科普内容供给侧改革,繁荣原创科普精品创作,有效促进科普创作、科普教育服务国家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局的问题。

  周忠和院士在致辞中说:这次分论坛非常有意义。这几年科普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无论从中央到地方,对科普都非常重视。从国家层面上,《科普法》的修订进入了正式的议程,不久的将来就能迎来修订后的《科普法》,这是国家从法制层次上的支撑。去年,我国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分别实施针对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科学教育与科普的结合,从短期来说,“双减”的背景提供了一个契机,无论从部委的文件,还是从学校、科普场馆等教育一线,大家越来越重视如何将科普的工作结合到科学教育中。科学教育有不同的含义。狭义是重点关注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更广义的涉及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怀进鹏部长对科学教育非常重视,去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在深圳召开科学教育论坛,怀部长出席了会议。今年,科技部与教育部的领导一起商讨了怎样利用科研院所的力量来支持科学教育。之后,中国科学院还专门召开有关会议开展战略研究——怎样将科学教育纳入国家的战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普教育专委会召开强化科普内涵,促进科普内容提升和促进科学教育的会议非常及时,关涉科普和科学教育两个方面的大事。下面的工作怎么做好,要靠大家出谋划策,期待论坛成功举办,实现预期的目标。

  汤书昆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向与会代表问好,并对十位报告人的精心准备和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表示相信组织如此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专家从多角度、多层面探讨科学教育、科普、科普教育的协同与融合发展,一定会收获满满;最后,他感谢各位来宾的热心参与,虽然因受疫情影响,论坛由线下转到线上举办,但丝毫不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质量。汤主委预祝论坛成功举办,实现预期目标,向科普中国大会组委会交出满意的答卷。

  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分别安排5位嘉宾作精彩报告,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安徽教育出版社杨多文编审,专委会副秘书长、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褚建勋教授分别主持。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七届副理事长、第八届监事、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冯伟民第一个发言,他以“科学教育馆校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为题,着重从科学教育馆校融合的基础、核心、方式和路径展开讨论。他指出,博物馆开启了科学教育的先河,历史潮流让博物馆和学校成为科学教育事业的同路人;馆校科学教育各有所长,必须着力于科学(馆本、校本)课程开发、科学辅导员培养并建立起双向交流的机制;应通过编写科学课程教材,带动相关科学教育活动,了解彼此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合作,从而通过取长补短、合作共进,推动科学教育事业发展。他还强调,走进学校和走入博物馆是科学教育馆校融合的必然路径,这将使博物馆科学资源效益达到最大化。

  接下来9位专家先后报告,会场井然有序,报告紧扣主题,发人深思。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兼专委会委员、宁夏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秉儒教授以“西部科普教育优质案例分享及其思考”为题,针对西部中小学科普教育现状,提出科普教育工作的5个路径;分享了西部科普教育三个层面的优质案例:自然教育资源挖掘、科普创作人才培育、科普成果传播竞赛;基于案例分析,做出有启发价值的思考若干。

  国家开放大学文法教学部部长、专委会委员刘惊铎教授做了题为“优化科普生态 共创原创精品”的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提升科普生态认知水平、自觉优化科普生态、共享原创精品。他认为,科普生态系统客观存在着,跟其他综合系统一样,科普生态系统也存在缺陷性问题,因而需要优化,也可以优化;科普生态体验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要关注体验者的最近发展区,努力营建真实的元生态体验场景,让体验者探真知、表真情、说真话、出真品,引起心灵共鸣。刘认为,一次体验,胜过百次说教!据此进而他提出了优化科普生态的三条优化路径和三个优化方法。

  科普作家、陕西省西安植物园研究员、专委会委员祁云枝以“生态视觉下的科普创作实践”为题,以科普创作的实例,用生态的视角,从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心得,探讨了植物科普作品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为提高原创科普作品的质量,丰富其表现力,提高其传播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孙强副教授做了题为“数智时代科学教育的情境、内涵与推进策略”的报告。他认为,新时代科技创新需要与科学普及双轮驱动,协同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而科学教育又是二者的共同基础;在数智时代,科学教育要立足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教育生态的现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将科学教育置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厘清科学教育的时代情境,深挖科学教育的核心内涵,将科学教育作为轴心,把科学教育与价值引领统一起来,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起来,把科学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起来,全面推进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公民科学素质双效益的共同提升。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题研究中心负责人、专委会副秘书长李正福副研究员围绕“中小学理科类教材的建设”问题发言。他指出,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中小学理科教材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主要材料,不断提高中小学理科教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小学理科教材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标准、多个版本的格局,分学段设置了相应学科、编制了相应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支撑。需要大家在深入学习贯彻新课标的基础上,共同努力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小学理科教材。

  东莞城市学院执行校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树英教授作题为“好奇心、体验式科普与科普教育的模式探究”的报告。他首先描述了国家大力推行科普教育的国际背景和各项鼓励政策产生的国内外环境,重点关注体验式科普教育的实施。他认为,科普和科普教育应从激发学生/大众的好奇心开始,而体验式科普在当代颠覆性科学技术频发的时代,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通过虚拟现实体验和增强虚拟现实体验进行科学普及则会极大地激活。

  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编辑室主任、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霞编审以“将科学家探索实践故事融入科学课堂教学”为例指出:了解科学家的探索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选择科学家的探索故事时,可以按照领域选择知名科学家的探索故事,按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要求选择科学家的探索故事,也可以从科普图书中获得科学家的探索故事;将科学家的探索故事融入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时,可以阅读了解科学家的探索故事,体验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重演科学家的探索实践。

  北京天文馆前馆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朱进研究员做了题为《科普期刊助力科学教育改革若干思考——以<天文爱好者>为例》的报告。朱老师介绍,《天文爱好者》杂志创刊于1958年,是由中国天文学会和北京天文馆共同主办的致力于天文科普的优秀科普期刊;2002年开始,杂志的读者定位从比较专业的天文爱好者逐渐转向兼顾一部分中小学生为主的青少年读者群,借助天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通过联合发起和组织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等活动,积极推动国内的中小学天文教育。他希望在当前全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之下,《天文爱好者》杂志能够发挥出科普期刊更大的优势和作用。

  专委会杨多文秘书长围绕专委会五年来的工作发表题为“社会组织助力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碎思”的发言。他从2017年9月17日专委会成立谈起,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背景和立意,分析了科普供给侧的突出问题,并在学习国家科普和科学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指出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如果把科普助力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形象地比喻为全国大合唱,则政府部门定调子、编制总谱,科协组织指挥,科学家领唱,工农商学兵分属高一、高二、低一和低二不同声部,媒体平台作为乐队,各个声部分工协作(恰倒好处、和声推进)。科普作家协会作为隶属于科协的科技社团,其角色可形象地比喻为词曲作者——总谱素材提供者。在行动层面,可以类比于体育事业,协会除了继续当好运动员(创作精品佳作、科普智库服务、科技咨询服务)和教练员(组织编辑创作科普作品、开展教师或科技辅导员继续教育培训等)外,更应发挥协会组织(全国和地方体协)的优势,搭建竞技平台,举办各类锦标赛,当好裁判员。比如,主导科普作品和科普教育标准制定;开展评优或大赛活动和第三方评估等;发起征集并优选科学教育问题和解决方案,形成可资参阅的素材为总谱提供必要的素材(科普内容资源、平台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为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杨秘书长梳理了五年来专委会所取得的成绩,就专委会五周年庆祝活动安排情况做了说明,展望科普教育专委会第二个、第三个五年的愿景。

  最后,宁夏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专委会委员、宁夏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所杨鹏斌研究员介绍了中西部“双减”大会暨第六届中国科普教育论坛的筹备情况,对专委会近年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提出探索课堂科学教育和课后科普服务怎么结合的问题,建议通过对优秀的科普活动课程、活动案例的研讨,提出青少年课后科普活动清单。组织力量研究编制中西部地区科学素质类校外培训机构科技教育活动指南,指导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科技辅导教师的培训和专业水平认证,探索馆、校、会融合发展的途径,参与制定机构设置管理、培训课程标准、科技辅导教师专业标准等相关标准的制定。还对专委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期待。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