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科普教育与创作”论坛在深圳召开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简称“协会”)2018年会于2018年12月22日在深圳隆重举行,年会五个分论坛之一“科普教育与创作”分论坛22日下午如期举行。这是继去年在合肥举行的同名分论坛之后,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承办的第二届“科普教育与创作论坛”。本次论坛主题是“新时代新模式:科普教育资源创新”。协会副理事长兼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书昆教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先生,浙江、江苏、四川、北京科普作家协会领导和专委会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专委会秘书长杨多文编审主持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大学、职业学校、中小学教师等一线工作人员以及科技馆、出版社、报刊、网络等平台从业人员近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论坛特邀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汤涛院士,澳门理工学院陈志峰副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研究中心主任王素研究员,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政策研究室主任郑念研究员、副主任尹霖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左文文副研究员,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科普产品发展部部长张静明研究员等7位专家学者做主题发言。协会汤书昆副理事长、专委会王素副主任委员分别主持了主题演讲和主旨报告。 

  汤涛院士发表题为“科普教育与创作”的主题演讲。作为数学家,汤院士以美国科学赶超发展为例,说明了“数学普及可以激发数学创新”;他以怀尔斯因受贝尔科普作品启发证明费马大定理为例,说明科普作品在儿童心里种下科学种子的重要性。汤院士指出,过去科普的主要形式是“讲座+图书”,进入21世纪,科普的主要形式应该与时俱进,“互联网+科普”,重视“自媒体”“视频”。他重点介绍了“互联网+数学”的科普形式,分享了他自己开设的新浪微博“数学文化”,介绍了“陶哲轩博客”“数学知识问答网”“知乎数学”等。他强调,科普教育需要专业的力量,专业的维护,专业的开发。他指出,科普教育是科技工作者的天职,科学家做科普有优势,但是由于时间不足(科研任务重)、动力不足(不能得大奖)、观念不利(科研做不下去了才做科普),长期以来困扰着大家。其应对措施:破除阻碍科研与科普结合的制度制约,建立和完善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普创作要重视科技人物传记和科技史:例如《华罗庚》《冯康》《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跟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数学科普落后30年。他指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场馆以及科技场馆中的科普制作还有很大制作和改进空间:公园中的科普;科技馆:阿基米德螺线,伽利略轨道,方轮车等;缺乏有现代感的数学博物馆。 

  

汤涛院士做主题演讲

  陈志峰副教授以港澳台地区为例探讨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作为 澳门中华教育总会副理事长,他对科普教育有独特的理解,他从自身的切身体会,强调通识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他结合港澳台的经验给出通识教育的发展模式:第一层阶:课程:语文沟通,科技与生活,人文社会,自我发展;第二层级:第二课堂:余暇活动,社会服务,田野考察,行动研究;第三层阶:宿式书院:书院文化,导师引领,同侪互进,生活探索。尤其强调在课程建设上要重视国情教育和本土化,要重视国家认同和价值观。这些对我们构筑高等学校通识教育以及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很好额借鉴价值。

  

陈志峰副教授做主题演讲

  王素研究员做了题为“面向未来的STEM教育”的演讲。她首先指出,过去“学校科学教育与校外科普教育”泾渭分明,随着STEM教育的推进,这一界限应该逐步模糊,没有划分的必要。她强调了STEM教育的核心价值:国家层面:国家安全与竞争力问题;经济层面:人的发展,21世纪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她指出,STEM教育注重培养沟通能力以及合作协作能力。有调查表明,合作性解决问题排在26名,位次不算太低,但是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时间;我国中小学生花在功课上的时间是发达国家孩子的好几倍,可见其效率很低,我们应该设办法把其中的一些时间用于科普教育活动。

  

王素研究员做主题演讲

  郑念研究员做了题为“科普创作中的评估思维”的报告,作为科普政策知名学者,他指出:科普创作是科学普及的源头,在科普教育和科普创作中,有效利用评估技术尤其是运用评估思维,是提升科普效果的重要途径;评估思维的核心是发现优缺点、学习性的内容,促进效果改善。科普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技术,具有直观、沉浸、互动、体验等特点。科普教育贯穿人的成长全过程,具有终身性、经常性、全面性,科普教育效果取决于科普资源和科普技术等要素的供给。科普教育是国家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普能力的重要体现。在科普创作时要力求融科学性、通俗性、人文性于一体。

  

郑念研究员做主旨报告

  左文文副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及其科学传播所做的工作,包括精品博物馆、网上科普资源、品牌科普活动等,重点介绍了优质科创教育——上海天文台天文学实践工作站和青少年科创工作站的组织架构、工作模式、课程设计和实施等经验,已经惠及300多名中学生。

  

左文文副研究员做主旨报告

  张静明研究员以中国恐龙系列文创产品系列开发为例阐述了新媒介技术与文化融合的新视角,他指出认识促进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于科普教育,作为有力的科学传播应该从最前沿传播技术入手。他介绍了“新媒介+文创产品+科普云网络传播”模式以及科普和动漫卡通的影视应用,重点介绍了中国恐龙108集文创产品。

  

张静明研究员做主旨报告

  尹霖副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探索中心“科学思维训练营进校园活动”的情况,几年来中心搭建了河北省、江苏省、内蒙古、首师大、成都分中心,编制相关教材,推送优质科普资源,面对面交流等,在科普教育进而创作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尹霖副研究员做主旨报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正福博士主持了圆桌论坛,他和《科普时报》尹传红总编辑与来自福建、湖北、广东等地的中小学和科技馆一线老师进行了对话互动。长江职业学院李嬿、厦门科技馆管理有限公司洪在银、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陈尚宝、盐田区云海学校曾焕、梅沙小学姚毅锋和《科普时报》尹传红老师等从各自工作实绩角度畅谈了科普教育实践及其思索。针对一线老师所做的工作和提出的诉求,尹传红老师为大家介绍了科普时报相关栏目的情况,提出若干多方合作促进基层科普教育的方案。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新时代文科普文论》《新时代中国科普教育论文集(2018)》和《大学科普:当代大学生科普教育资源》等三本新书发布会,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轮值主席、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张光霁教授,广东教育出版社副社长、李朝明编审和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杨多文编审分别介绍了三本书的编辑出版情况:《新时代文科普文论》是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组织编著的科普创作论文集,集沪浙苏皖三省一市之力,历经一年编撰而成,是新时代科普创作领域有分量的学术成果;《新时代中国科普教育论文集(2018)》是这一届论坛征文成果,共征得72篇论文,经专家审核,入选52篇(其中46篇颁发了入选证书),是专委会成立一年多来的理论成果,虽然尚显稚嫩,但是为今后开了好头;《大学科普:当代大学生科普教育资源》是专委会承接的课题“大学科普教育资源研究”的成果之一,可以作为大学生公选课教科书。汤书昆副理事长为入选论文代表颁发了证书。三本书集中发布和入选证书颁发,充分体现了专委会重视理论建构的决心和信心。

  (杨多文 撰文 郑志勇 摄影)

张光霁教授介绍《新时代新科普文论》编辑出版情况

《新时代新科普文论》浙江、江苏、安徽作者代表张光霁、黎雪、杨多文合影

李朝明副社长介绍《新时代中国科普教育论文集(2018)》编辑出版情况

《新时代中国科普教育论文集(2018)》主编汤书昆与李朝明副社长合影

杨多文编审介绍《大学科普》编撰出版情况

《大学科普》主创人员杨多文与总课题负责人郑念合影

汤书昆副理事长颁发年会入选论文证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