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与科普教育中的评估思维

郑念

  内容摘要:科普创作是科普的源头,科普教育是科普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科普的成效。基于评估思维的科普创作与科普教育,有利于产生优秀的科普作品,有利于促进科普教育效果的提高,也是促进科普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论述了评估思维在科普创作与科普教育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科普创作;科普教育;评估思维

  科普创作是科普的源头,科普教育是科普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科普的成效。基于评估思维的科普创作与科普教育,有利于产生优秀的科普作品,有利于促进科普教育效果的提高,也是促进科普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简要介绍评估思维的概念、内涵和作用,阐述了评估思维在科普创作与科普教育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提出运用评估思维,促进科普创作和科普教育的发展。

  一、科普与科普创作

  从科普进程看,科普创作是大众科普的起点,是科普的源头,而科普的过程就是教育和启蒙的过程;科普效果取决于科普的作品和教育过程。从历史看,科普作家对于改变人们的观念,甚至是改变世界发展的方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卡尔?萨根、理查德?道金斯。从现实看,评估和评估思维的引入,有利于科普精品的产生,有利于科普效果的提升。

  二、评估思维及其作用

  现实世界中,无论是项目管理,还是科学决策,都离不开评估和考核。尤其是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科学的评估评价是教学管理的基本手段,是促进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在科普教育和科普创作过程中,有效利用评估技术尤其是运用评估思维,是提升科普效果的重要途径。

  1.为什么需要评估思维?

  · 微观:现象例举:选择策略、投资决策、购买选择;是非、善恶、美丑判断;行为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做?

  · 宏观:国家战略,组织学习、发展、创新;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国家,为什么停留在口号上?

  · 方法论意义:自然主义哲学及系统论为基础——ET——(lessons反馈)——学习(learning-enabled )—— Creative Thinking——创新(inovation)。

  2. 什么是评估思维?

  评估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是一个提出问题、反射本质、学习和改进的过程。评估思维经常发生在需要对事物进行判断、选择和决策地方。评估思维的核心是发现(优缺点)、学习性的行动、促进改善。

  我们通常都熟悉评估的概念,运用评估来评价一个人或一个项目。我们常常会问: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我们怎样评价和反映其结果?

  评估是评估思维的运用,缺乏评估思维,难以有真正的评估。评估就是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信息,通过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来获取有用的信息。

  3.评估思维工具箱

  ·最显著变化(Most Significant Change,MSC)

  ·欣赏性探究(Appreciative Inquiry, AI)

  ·事后行为回顾(After Action Review, AAR)

  ·平行评估(Horizontal Evaluation, HE)

  ·影响日记(Impact Logs)

  ·正式调查(Formal Surveys)

  ·快速估计方法(Rapid Appraisal Methods)

  ·行为指标评价(Performance Indicators)

  4.评估思维的作用

  理论作用:资源有限,需要通过学习提高效率;能够提升学习效果;完善、改进项目实施路径。

  可以改进和发现项目理论:促进相似项目的发展和开发类似项目,如项目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改进评估方法,用更积极有效的方法达到目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和过程来解决不同的评估问题, 促进项目理论和评估理论的发展。

  实践作用:事关组织发展前景:一个组织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能力,包括组织内部员工的学习和对组织外部的环境适应性学习;评估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促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与改变联系在一起,包括思维、行为、态度的改变。评估促进改变,改变是学习的需要和结果,评估是学习的手段和改变的途径。

  三、科普创作与科普教育中的评估思维

  1.科普创作与评估

  科普创作应不断研究新问题,尤其是要关注影响人类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不仅要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形势,也要在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满足公众需求,还要转变观念,符合世界发展新的伦理要求。

  科普创作的评估实际上是评估科普作品。科普作品应该具有:科学性、通俗性、人文性和前瞻性,这也可以作为评估科普作品的基本标准(指标)。

  (1)我们要架构科普作品的评估标准,清源正名,让科普资源的源头真正清澈起来,真正活鲜起来,这样,才能使优秀的科普作品不断涌现,才能使科普资源有活水滚滚而来,科普事业也才能够兴旺发达。

  (2)优秀的科普作品应该具有:科学性、通俗性、人文性。

  (3)优秀的科普作家具有的品格:立意高远,站在全人类、全球的高度;思想深刻,具有洞悉科技走势,评估社会影响的能力;关心未来,起预测人类未来,警示科技颠覆,唤醒伦理责任的作用。

  2.科普教育与评估

  科普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技术,具有直观、沉浸、互动、体验等特点。科普教育贯穿人的成长全过程,具有终身性、经常性、全民性,科普教育效果取决于科普资源(作品、媒介、人才)和科普技术等要素的供给。科普教育是国家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普能力的重要体现。

  评估是科普教育的核心。我们知道,现在的学校教育追求分数是其主要目标,而分数的多少或者说培养人才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课程教学,另一方面也受测量手段的影响。现行的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采取围绕大纲进行考试的办法来进行度量。这种度量方式虽然诟病很多,但已经是长期以往,形成了惯性。与此相关,科普教育如果要能立住,要得到认同,要被学校教育所接受,同样离不开效果度量。如果科普教育有益于学校教育,对于促进人的技能或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那么,科普教育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大。

  由于科普工作大多以项目的形式运作,且形式多样,效果隐蔽而复杂,所以科普教育的度量也有一定难度,但不管怎样,用评估思维来指导科普教育的评估和效果度量,把科普教育效果度量基于证据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就一定能够促进科普教育的发展,发挥科普教育的作用。

  (1)评估领域:科普场馆,科普项目(研学、游学、夏令营等),科普活动、科普展教,展览展品评估等。

  (2)评估类型:前端评估、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

  (3)评估维度:受众、专家、组织者。

  (4)评估方法:基于调查的影响和效果评估,基于活动学习单的效果评估,基于观察的行为评估,基于项目框架的评估等;定性、定量与混合型评估;自评、它评与合作评估。

  四、结束语

  总之,我们的科普教育专委会任重道远,前景无限,因为社会需求越来越大,如果我们的理论基础牢固,就一定有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Sponsored by the American Evaluation Association. No.1, 2, 3 ,2004

  2.中国科普研究所课题组.科普效果评估理论和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 郑念,任福君.科普监测评估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美]Egon G Guba,Yvonna S Lincoln.第四代评估[M].秦林,蒋燕玲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5.郑念,张平淡.科普项目的管理与评估[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

  6.[瑞士]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M].郑文彬,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7.John D. Bransford, Ann L. Brown, and Rodney R. Cocking.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C]. Committee on Developments in the Science of Learning,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1999.

  8.JHON BROCKMAN.WAYS OF KNOWING, THE REALITY CLUB 3. PRENTICE HALL PRESS, 15 Colubus Circle, New York, NY 10023, ? 1988, 1991.

  9.John Dewey.Theory Of Valu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uly 1939.

  10.KATHERINE.E.RYAN.Serving Public Interests in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Democratic 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Vol.25, No.4, 2004, p443-460.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