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网首页   
   人教网刊   

   
第23期 思考的芦苇
 
封面 总第封面期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16
 

主  办: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网

主  编:刘 芬 岳宝丽 罗巧玲

执行主编:乔廷强

封面设计:徐 曼



 本期调查
 1  2  3 

读刊小贴士

  亲爱的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人教网独立策划的人教网刊·畅想语文,为了便于大家在线浏览,收藏下载,网刊在线阅读采用的是网页形式或flash,全刊下载采用的是pdf形式,如果下载后您无法阅读,说明还没有安装阅读器,请下载dobe Reader ,如果您对网刊有其他建议和意见,请登陆网刊论坛,发表您的看法。


投稿需知
·快和我们一起来畅想语文吧!

招贤纳士
·电子期刊《畅想语文》招贤榜
   

23

     
 

 

 
 
  卷首语 心灵的交融碰撞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与教学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和思考,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教育思想。
 
  · 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 
 
  一线追踪  关注一线声音,走进一线课堂  

作为中学生博览群书固然重要,但繁重的学业,有限的时间,总是不能很好的督促学生很好的阅读,引导他们读破一部书、读懂一个人也不失为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好方法。

 
  · 再谈语文选修模块的教学操作 
  · 低效晨读现象的反思与策略研究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问题与对策 
  · 绘本阅读教学价值走偏的审视及矫正策略 
  · 高效备课“三字经” 
  ·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规范与解说 
  · 再谈语文选修模块的教学操作 
  · 浅谈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 高三语文复习提要 
  · 自创板书古韵香 
  · 一堂写作实验课 
 
  观点·声音 听他人之言,助自己之行  
  语文课不同于别的课程。别的课程,老师不教,光靠自己看课本,学生是学不会的;而语文课,课文学生一般都能看懂。如果课文内容不能吸引学生,老师的讲解又不能让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当然会大大受挫。那么为什么现在的语文课课文内容不能吸引学生?老师的讲解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
 
  ·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应警惕 
  · 从一个讨论得已麻木的话题说起 
  · 推进语文教育之管见 
  · 李炳亭在第七届中国名校长高峰论坛会上的讲... 
 
  视野·关注 打开一扇通向远方的窗子,迎来万千缤纷的色彩  

什么?在美国情人节也是小学生必过的节!听到这个你的反应是什么:没什么好奇怪,还是大呼小叫?或是好奇他们究竟怎么过?无论怎样,走进本期的“视野关注”,便会帮你打开谜底。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跟着“咏梅播报”的脚步,走进美国小学的课堂,探访一下他们的母语教学,我们是否能从中有所收获呢!

 
  · 图片 
  · 新课程下的语文知识与语文教学 
  · 美国小学生四年级写的诗 
  · 美国小学开学准备啥 
  · 美国小学生补过情人节 
  · 美国老师让孩子为心情配方 
 
  语文路上 行走语文路,分享教学情  

  在这个寒冷的2月,我们难掩心痛,送别我们敬爱的师长、朋友──赵镜中教授。身兼语文教育的研究者和推动者,赵镜中教授在两岸四地的研习、评课和教学大赛场域,重视思维,强调讨论教学与阅读策略,擅长提出教学观点,以引发教师探究的动机;他在各地成立教师工作坊,形成教学探究团体,催生阅读教学的推广人,影响范围深远广大。本期我们“语文路上”推出赵老师专集,让我们再次用心感悟赵老师留给我们的声音。

 
  · 启发儿童的生活哲学 
  · 《手斧男孩》中故事场景及事件的探讨 
  · 从“教课文”到“教阅读” 
  · 知识性文本的阅读教学探讨 
  · 台湾阅读教学策略(录像) 
 
  读书·行走 读中外文章,惠万千学子  

    没有任何大船,能像书本一样,载着我们远航;

    没有任何骏马,能像一页页奔腾的诗行,把我们带向远方。

 
  · 夜读时光:在孜然中回到语文的家 
  · 夜读时光:在孜然中回到语文的家 
  · 夜读时光:在孜然中回到语文的家 
  · 父爱情深──读朱自清《背影》 
  · 主题阅读没那么深奥 
  · 读书札记:读“第二次教育革命” 
  · 童话带给贫困 诗意才是真富裕 
 
  知识茶馆 送馨香玫瑰,益语文教学  
    关于比兴的解释,以朱熹所说最为准确而简明扼要:“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交互作用的共同发展过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术。
 
  · 高三语文复习提要 
  · 浅谈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 关于课堂教学设计 
  · 课堂教学设计概述 
  · 课堂教学设计的价值追求与评价 
  ·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 课堂教学主体分析与设计 
  · 学习者分析与角色设计 
  · 教师特征分析与角色设计 
  · 课堂师生互动设计 

  曾经/你是我追寻的方向/曾经/我是你梦想的寄托/但是/当眼神勇敢交会/思绪用力的碰撞/却发现/原来我们好近/原来我们好熟/原来敞开门/天光云影/是那么的多姿多彩。这是赵镜中教授留给我们的最后诗句。他告诉我们说: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何去何从?我们应该采取一种态度,就是所谓的批判的继承,还有创造性的诠释。所谓批判的继承,意思是说,我们一定有一些好的东西,但是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我们的孩子也不一样了。所以对于传统的好东西我们必须进行一些重新的批判。哪些东西我们觉得值得留下来,哪些东西我们必须割舍。不管是课纲还是课标,它是我们最终的教学的指导方向,但是这种东西它通常写得不会很清楚。模模糊糊的,那模模糊糊的就会让我们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作为第一线的老师,我们面对的是真实的、活生生的孩子,请相信你的专业,大胆地、创造性地去诠释这些课纲。你才能够找到,最适合于你的孩子的教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