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网首页   
   人教网刊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第17期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2011年第17期 总第2011年第17期期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16
 

主 办: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网

主 编:朱景福

本期执行主编:王宗彬

特约编辑:王金芳

【网页设计】唐 玲 陈 蕾

【封面设计】徐 曼

 



 本期调查
 1  2  3 

下期预告

  ★2011年第18期 近现代史上的中英、中美关系
   曲折多变的中美关系
   三权分立是 “原则”还是政治体制
   太平洋两岸的中美关系
   “天朝上国”和大英帝国的第一次正式接触
   三元里抗英记
   中美关系史拾趣
   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题解中美关系
   社会革命 思想先行
   中英关系“一条街”

   ……


投稿需知
·《半亩历史》创作团队期待您的加入!

读刊小贴士

  1.亲爱的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人教网独立策划的人教网刊·半亩历史,为了便于大家在线浏览,收藏下载,网刊采用PDF形式,如果您看不到,说明您还没有安装阅读器,请下载Adobe Reader ,如果您对网刊有其他建议和意见,请登陆人教论坛,发表您的看法。

  2.每一篇文章,或许有一页,或许有好几页,在阅读中,可以通过鼠标的滚轮浏览下一页,也可以通过pdf菜单栏上的上下箭头浏览下一页。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17
 
 
  半亩学堂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历史上“闹钟”闹过了几次,中国又有几次惊醒?倭寇骚扰,戚继光率兵扫平倭寇之患?“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史的一块伤疤,是未来中日关系的暗礁。“九一八”拉响了怎样沉重的警报?在这警报长鸣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学会居安思危、奋发图强。
 
  · 警报 
  · 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 
 
  新题速递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何时,鉴真曾经东渡?何时,日本学习中国先进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何人,极力主张采用日本政治模式推行变法维新?何人,把日本作为中国革命运动的“大本营”?历史舞台上为什么有这样的角色互换?“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这又是为什么?
 
  ·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 全民团结 洗雪百年国耻 
  · 师生变换、恩怨交加的重要邻邦──历史上中... 
 
  网罗素材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隋唐时期的师生关系-近现代史上的侵略与反侵略关系-和平年代恩怨交加的关系-未知中日关系”,是否准确诠释了曲折多变的中日关系?“2000年友好(以中国为师)──强弱型;50年对立(日本侵华史)──弱强型;60年努力(邦交正常化)──强强型”,是否清晰解读了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到了新世纪,中日关系又如何?   
 
  · 中日关系之“船” 
  · 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 
  · 图观曲折多变的中日关系 
  · 新世纪的中日关系 
 
  历史纵横 知今须鉴古,无古不成今  
  中日之间曾经有过2000多年的文明交流史。但自明朝起,日本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中日之间出现了激烈的冲突和对抗。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1972年才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长期以来的军国主义传统,使日本不肯反思战争过错反而美化侵略,践踏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同时,中日之间还存在东海之争、钓鱼岛之争……。中日关系在历史与现实中纠结。   
 
  · 近代中日外交的开端 
  · 历史上的中日冲突对现代中日关系的影响 
  · 中日友好的使者──鉴真 
  · 中日在历史与现实中纠结 

  
  有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不时会将国人从睡梦中吵醒。如此说来,我们真的要感谢日本,它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或许正应了那段经典台词:重要的,不是战胜对手,而是棋逢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