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人是教育的对象(上卷)/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 书名: 人是教育的对象(上卷)
  • 编著:乌申斯基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年08月
  • 丛书: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 开本:32开
  • ISBN:9787107174667


天猫旗舰店

目录

序言

生理篇

第一章 有机体概论

第二章 植物有机体的本质特性

第三章 动物的植物性有机体。营养过程

第四章 更新动物有机体组织的必要性及其特殊条件

第五章 需要休息和睡眠

第六章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视觉器官及其活动

第七章 其他感觉器官

第八章 肌肉、肌觉。发音器官

第九章 神经系统:它的中枢和分枝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活动及其组织

第十一章 神经疲劳与神经兴奋

第十二章 反映或反射运动

第十三章 习惯和熟巧是掌握了的反射

第十四章 习惯的遗传性和本能的发展

第十五章 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参与记忆行为

第十七章 神经系统对想象、情感和意志的影响

心理篇

第十八章 从生理学过渡到心理学意识

第十九章 注意的过程

第二十章 注意:结论

第二十一章 什么是意识?感觉的出现

第二十二章 回忆

第二十三章 表象联想

第二十四章 遗忘:记忆联想的破裂

第二十五章 记忆的经历

第二十六章 记忆是什么?记忆的意义

第二十七章 想象过程一

第二十八章 被动的想象

第二十九章 主动的想象

第三十章 想象的经历

第三十一章 理智过程

第三十二章 概念的形成

第三十三章 判断和推理的形成

第三十四章 对对象和现象的理解,对原因和规律的理解

第三十五章 时间、空间和数的概念的形成

第三十六章 随意运动在理智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十七章 实质和表征的观念

第三十八章 物质和力的概念的形成

第三十九章 原因、目的、任务和机遇的观念

第四十章 理智活动的原始基础概说

第四十一章 归纳的方法

第四十二章 判断、理解和推理

第四十三章 理智的发展史

第四十四章 各种心理过程对理智过程的影响

第四十五章 人的精神特征对理智过程的影响

第四十六章 精神给思维过程带来的矛盾

第四十七章 原因观念的矛盾和自由观念的矛盾

第四十八章 二元论和一元论的矛盾

第四十九章 理性与明智

第五十章 什么是意识?

内容介绍

《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上)》是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部重要的教育巨著,也是19世纪条件下一部最好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乌申斯基认为,要正确进行教育,就必须正确了解教育对象,要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社会对人的影响。《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上)》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作了唯物主义的阐释。作者依据当时的科学成就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教学─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特别是对耐心、惊奇和疑惑等心灵─内心感知,对性格的培养以及劳动作用等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揭示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为教学─教育工作提供了心理学和生理学根据。《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上)》分为生理篇和心理篇两大部分,上卷包括生理篇、心理篇之意识;下卷包括心理篇之感知和意志。《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上)》为上卷。

作者简介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是19世纪俄国教育家,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人是教育的对象》为乌申斯基的代表作。全书内容宏大,主要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论证教育的原理、过程、方法。在该书“序言”中,作者阐述了教育和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性、教育学性质及建立和发展教育理论的道路问题。他指出,教育科学的主要对象是在教育过程中研究人,将教育学称做艺术,且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一种艺术”。认为教育科学须广泛介绍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心理科学,并以它们提供的规律性知识为依据,确定教育目的和内容,选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措施。有关论述还涉及到对教育学的本质及基础等问题的认识。

精彩书摘

生理篇

第一章 有机体概论

什么是培养(1)。有机体的定义(2~3)。发展的力量(4)。个体的和社会的有机体(5~6)。

1.培养这个词不仅可以应用于人,而且可以应用于动植物,同样也可应用于历史性的村社、部落和民族,也就是说,它可以应用于各种有机体,而进行培养,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凭借适合于有机体特性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养料来促进有机体的发展。

因此,有机体和发展这两个概念是培养的基本概念,我们必须先熟悉这两个概念的最精确的意义;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首先向自己提出以下两个问题:什么是有机体?什么是有机体的发展?

我们周围世界的一切存在物都分离为两大类:无机物和有机物。这个区别非常明显,所以我们可以不费什么力气,看一眼就能把无机物跟有机物区别开来,把一切由人手制造的物品以及自然产生的没有任何有机结构的、没有任何器官和任何从内部产生出来的独立发展力量的大自然产物都列入无机物一类,如:石头,泥土,金属,各种气体和液体等。我们把从最简单的海藻算起的一切植物,把从用显微镜才可以看出的仅由一个活细胞构成的纤毛虫算起的一切动物,把个体的人以及历史性的群体的人、部落、民族和国家都列入有机体一类,而在历史性的群体、部落、民族和国家中,跟在个别的人身上一样,我们也看到了基本的有机结构、各种器官以及以这些器官的相互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个结构的独立发展力。

2.当我们探究能据以认为一些存在物是有机体而另一些存在物不是有机体的原则时,我们会察觉,我们通常把任何具有独立的内在发展力和多种器官的存在物都叫做有机体,这种发展力通过这些器官来完成存在物的有机布局。康德说道:“每一个器官的存在原因和目的都包含在有机体的整体之中;而有机体整体则存在于它的许多器官之中。”

在整个有机体和它的器官中间的相互关系就组成有机体的结构,这种相互关系不是僵死的,而是活生生的关系,是由有机体固有的发展力所实现的关系,并且是有机体借以区别于无机体的特征。不论我们把石头、气体和任何化学原素分成多么小的部分,每一个部分都会表现出整体的一切本质特性,它同整体只是在体积上和重量上不同,它仍是一种同整体一样的东西,依然是气体、石头、化学元素。但是我们在有机体中所看到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个有机体愈是完善,它的各种器官的独立性就愈少,器官之间的发展和活动就越有分工,各个器官同整体以及整体同它的器官之间的相依性就愈甚。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