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

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 教育社会学

  • 书名: 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 教育社会学
  • 编著:吴康宁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丛书: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
  • 开本:
  • ISBN:9787107122071


天猫旗舰店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教育社会学学科论

引言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诸说

二、研究对象界定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

一、学科性质诸论

二、学科性质分析

第三节 教育社会学方法论

一、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

二、演绎性模式还是解释性模式

三、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

第二章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第一节 理论奠基时期

一、教育学视野的拓宽

二、社会学兴趣的扩展

第二节 学科成形时期

一、学科制度的成形

二、研究范式的成形

第三节 范式转换时期

一、证验性研究范式的确立

二、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

第四节 学派争鸣时期

一、冲突论学派的抗衡

二、解释论学派的冲击

第五节 取向修正时期

一、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

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并存

第六节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一、创建时期

二、重建时期

第二编 教育的社会背景

引 言

第三章 社会结构: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

第一节 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一、“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二、“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三、“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第二节 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

一、“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

二、“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

三、“地方自治加中央调控”的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

第三节 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一、“后喻型”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二、“前喻型”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第四节 传递结构与教育权威

一、“学校中心”的传递结构与教育权威

二、“非学校中心”的传递结构与教育权威

第四章 社会差异:教育机会不均的主要根源

第一节 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一、省区市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二、城乡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第二节 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一、经济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二、文化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偏斜

一、性别地位差异与总体教育机会偏斜

二、性别角色差异与分类教育机会偏斜

第五章 社会变迁: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

第一节 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一、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二、因素水平的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第二节 社会剧变与教育重构

一、直前式社会剧变与教育重构

二、振荡式社会剧变与教育重构

第三节 社会混变与教育失范

一、体制混变与教育失范

二、观念混变与教育失范

第三编 教育自身的社会系统

引 言

第六章 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1):教师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教师的整体社会地位

二、教师的层面社会地位

第二节 教师的双重角色

一、教师的角色转换

二、教师的角色冲突

第三节 教师的教育权威

一、教师权威的源泉

二、教师权威的变化

第四节 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一、预期职业社会化

二、继续职业社会化

第七章 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2):学生

第一节 学生的社会位置

一、学生的三重社会

二、学生的社会位移

第二节 学生的同辈群体

一、同辈群体的功能

二、同辈文化的类型

第三节 学生的家庭背景

一、学业差异的家庭背景

二、品德差异的家庭背景

第四节 学生的重要他人

一、互动性重要他人

二、偶像性重要他人

第八章 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1):学校

第一节 学校组织的性质

一、规范一功利性组织

二、规范一强制性组织

第二节 学校组织的结构

一、异质性结构

二、多权威结构

第三节 学校组织的取向

一、普遍主义取向

二、成就本位取向

第四节 学校组织的分层

一、学校组织间的分层

二、学校组织内的分层

第九章 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2):班级

第一节 班级组织的特性

一、自功能性

二、半自治性

第二节 班级组织的结构

一、正式结构

二、非正式结构

第三节 学生的家庭背景

一、学业差异的家庭背景

二、品德差异的家庭背景

第四节 学生的重要他人

一、互动性重要他人

二、偶像性重要他人

第八章 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1):学校

第一节 学校组织的性质

一、规范一功利性组织

二、规范一强制性组织

第二节 学校组织的结构

一、异质性结构

二、多权威结构

第三节 学校组织的取向

一、普遍主义取向

二、成就本位取向

第四节 学校组织的分层

一、学校组织间的分层

二、学校组织内的分层

第九章 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2):班级

第一节 班级组织的特性

一、自功能性

二、半自治性

第二节 班级组织的结构

一、正式结构

二、非正式结构

第三节 班级组织中的互动

一、师生互动

二、学生互动

第四节 班级组织的水平

一、水平区分

二、水平测量

第十章 教育中的特殊社会文化:课程

第一节 课程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一、四种研究范式

二、研究范式分析

第二节 课程的价值取向

一、课程的价值认可

二、课程的价值赋予

第三节 课程的地位分等

一、异套课程间的地位分等

二、同套课程间的地位分等

第四节 课程的实践命运

一、教师对课程的重构

二、学生对课程的适应

第十一章 教育中的核心社会活动:课堂教学

第一节 课堂教学中的时空构成

一、时间构成

二、空间构成

第二节 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一、教师角色

二、学生角色

第三节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一、互动类型

二、互动差异

第四节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模式

一、模式分类

二、构成要素

第四编 教育的社会功能

引言

第十二章 教育的社会功能诸论述评

第一节 “唯正向功能论”述评

一、涂尔干的“功能·目的一体观”

二、帕森斯的“功能·期待一体观”

第二节 “有条件的正向功能论”述评

一、“形成·释放说”

二、“期望·实效说”

第三节 “负向功能论”述评

一、分析的负向功能论

二、批判的负向功能论

第十三章 教育的社会功能述要

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区分

一、方向区分

二、层面区分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形成

一、功能取向的确立

二、功能行动的发生

三、初级功能结果的产生

四、次级功能结果的衍生

附:图表索引

内容介绍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与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共同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丛书》从教育科学分类学的观点出发,比较系统地从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反映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试图勾勒教育科学的概貌。
《丛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同时力求做到“三个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材料与观点相结合,叙述与评析相结合。
《丛书》属于学术性著作。作者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力图从纵向上论述学科发生、发展与趋势,从横向上比较和分析不同流派的观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梳理辨析,努力反映学科前沿,亦体现作者自身的见解。

作者简介

 

精彩书摘

第一编 教育社会学学科论

引言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真学科),教育社会学当有其“基本面目”,这一面目既印有与其他学科相异及相同的若干标记,又刻有显示其成长的年轮。前者可谓之“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后者即所谓“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示明与分析学科要素,回顾与反思学科发展,这便是教育社会学学科论的基本内容。此前诸多学科专著,一般也含有属于学科论范围的章节,唯多半先叙述学科发展,再论述学科要素,似有悖读者理解逻辑。有鉴于此,这里改为相反顺序。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任何一门独立学科在科学体系中都占有特定位置。笔者以为,这一位置主要因三方面因素而异,即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方法论。笔者将这三方面因素,视为一门学科在科学体系中赖以安身立命的三大要素,简称为学科要素。基于这一缘故,笔者在此不拟采取其他同类专著开头便下定义、继而分述学科要素的通常做法,而是再反其序,先逐一探讨教育社会学的上述三个学科要素,最后再界定何谓“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诸说

同社会科学的其他许多学科一样,教育社会学虽然被公认为一门独立学科,但在其研究对象问题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诸多观点,意见不一。不过,归纳起来,似以两大类观点为主。

第一类观点可统称为“社会化过程说”。

早期的一些教育社会学家将社会化过程视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如,被誉为“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的佩恩(Payne,E.G.)就认为,“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科学”。①在佩恩以后,布朗(Brown,F.J.)也认为,“教育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经由此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②与此相似,我国学者雷通群也提出,教育社会学旨在“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如何生活,尤其要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得到何种教训及团体生活上所需何种教育。”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