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书系

  • 书名: 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
  • 编著:范蔚,李宝庆  靳玉乐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 丛书: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书系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7224959


天猫旗舰店

目录

上编 校本课程的发展

第一章 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校本课程发展的含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

二、校本课程发展

第二节 我国校本课程兴起的背景

一、我国校本课程兴起的国际背景

二、我国校本课程兴起的国内背景

第三节 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历程

一、准备阶段

二、实践探索阶段

三、反思提高阶段

第二章 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现状反思

第一节 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成绩

一、理论研究取得的成绩

二、实践探究取得的成绩

第二节 我国校本课程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集中化课程管理的“惯性”阻扰校本课程发展的进程

二、统一化的考试制度影响校本课程发展的实效

三、封闭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妨碍校本课程质量的提高

四、形式化的校本课程实践限制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

附录西南地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建议

第三章 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基本走向

第一节 校本课程在课程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一、克服和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

三、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有助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五、有助于促进教育的民主化

第二节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一、学校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节 校本课程的发展路向

一、从学校教育的性质与职能看校本课程存在的理由

二、从学校发展的趋势看校本课程发展的价值

三、从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教训看校本课程的发展路向

……

下编 学校文化视野下的样本课程创新

内容介绍

《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是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通过对校本课程发展概念、进程、意义的梳理,重点探讨了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对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实践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论述了校本课程发展和创新的文化使命问题。《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对我国校本课程产生及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教训,并对校本课程存在的价值和发展路向予以探讨。下编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对校本课程发展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定位,阐发了校本课程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出了以校本课程发展和创新带动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内容充实,观点明确,材料丰富,案例生动,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教研人员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创新研究的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范蔚,1964年生,四川乐山人。1986年7月在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并留校工作。1991年在西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西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重庆市第一、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论。专著有《学科教学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人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青少年自我价值感培育》、《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等,主编有《小学语文教学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李宝庆,1976年生,山东菏泽人。1996-2000年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0-2003年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3-2006年就读于西南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进入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工作。现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中国教育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精彩书摘

人本主义是人文文化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它反对社会的划一性和人的机器化,否认人的理性的作用,否认科学技术的价值,认为只有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人的情感、意志等等,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而理性和科学不过是意志的工具。因此,现代人本主义特别强调对人的非理性的发现和追求,凸显人的主体性和价值。在人本主义引导下,课程文化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课程目标上,注重人的“自我实现”,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认为“教育绝非单纯文化的传递,教育之谓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①。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从而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要求“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③,由教材转向个人,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纯粹性和抽象性,“应当把这些教材作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不要使学生受教材的支配,反之,要使教材受学生的支配”,“学校的科目就应当成为个人实现的工具……让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自己去思考而想出真理来,所想出的不是什么抽象的真理,而是他自己的真理”。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