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课程教学模式论:中学教育与农村建设/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书系

  • 书名: 课程教学模式论:中学教育与农村建设
  • 编著: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 丛书: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书系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7226311


天猫旗舰店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农村中学教育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农村中学教育价值的“实然”——“离农教育”

一、“离农教育”的表现

二、“离农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农村中学教育价值的“应然”——“以农为本”

一、“以农为本”的内涵

二、“以农为本”的特征

三、“以农为本"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 “以农为本”的农村中学教育价值的实现

一、基于农村学生的多元教育目标观

二、基于农村社会的多层次课程资源

三、“以农为本”的特色教学模式

第二章 农村中学教育的现存问题与改革路径

第一节 农村中学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农村中学教育的现存问题

二、农村中学教育现存问题的归因分析

第二节 农村中学教育的改革路径

一、确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转变办学方向

二、提高教师素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三、立足学校实际,加强教育科研

四、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办学氛围

第三章 农村中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

“双证式六连结构”模式的提出

第一节 农村中学课程与教学模式发展与改革述评

一、升学为主、城乡一律的传统课程与教学模式

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几种探索模式

三、农村中学课程与教学模式发展与改革的反思

第二节 “双证式六连结构”模式的提出

一、课程与教学是农村中学“内发式”改革的切入点

二、课程与教学模式概念的厘定

三、农村中学“双证式六连结构"模式

第四章 “双证式六连结构”模式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农村中学课程与教学的逻辑起点

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结构

二、农村普通中学生的教育希望

三、农村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探索

第二节 “双证式六连结构”模式的内涵

一、“双证式六连结构”模式的含义

二、“双证式六连结构”模式的特征

第三节 “双证式六连结构”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理念

一、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

二、离土不离乡,是农以农荣

……

第五章 “双证式六连结构”模式的运行机制

第六章 “双证式六连结构”模式的实践策略

第七章 “双证式六连结构”模式的实践效应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介绍

《课程教学模式论:中学教育与农村建设》是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农村普通中学职教渗透‘双证式’教育模式探索”的研究成果。《课程教学模式论:中学教育与农村建设》从农村普通,中学的价值定位切入,明确提出了“以农为本”的农村普通中学教育价值观,倡导突破农村普通中学复制城市中学教育、追求教育“精英化”的“应试教育”模式,走“内发式”学校整体改革道路,具体化为“双证式六连结构”课程与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具有普通文化知识与农业技术专业知识的初级复合型人才”为逻辑起点;以“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离土不离乡,是农以农荣”与“升学有基础,从业有技术”为基本理念;以“双证”资格目标与“三维”操作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为目标结构;以课堂、基地、农校、农户、实体与高校这六个基本要素为关节点的“六连结构’’为运行机制。该模式的实现有赖于四项基本策略:“普职渗透式”课程改革策略、“主题式”教学策略、“三元整合式”评价策略与“三级一体式”管理策略。

作者简介

朱德全,1966年生,四川南充人。教育学博士。现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精品课程“数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主讲教师,重庆市人民政府“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重庆市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重庆市教育评价研究会理事长,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等。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编撰《处方教学设计原理》等专著与教材20余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获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职业技术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重庆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宋乃庆,1948年生,浙江杭州人。现任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西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校长。主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及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主编高校国家级规划教材及论著10部(套)、中小学数学教材8套,发表论文70余篇。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重庆市首届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等。

袁顶国,1973年生,四川盐边人。现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或参与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编撰《主题教学论》等著作5部。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精彩书摘

农村青少年通过教育系统的这种流向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特征,即按前文所分析的人才内涵来看,通过普通教育系统流向农村的如此庞大的农村青少年均是“非人才”,而农村青少年中能够成长为人才的部分基本上都流向城市。

综上所述,农村社会的钱往城市里流了,人才往城市里跑了。农村社会要发展,靠什么发展?在一个要钱没有钱,要人才没人才的状况下谈发展,恐怕也只能是空谈吧!

可喜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奋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学界公认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跨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阶段,进入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农村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国家从宏观上出台了“以工哺农”的战略决策,财政预算对农村社会发展实现倾斜政策,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所需资金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社会要顺利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在于培养大量符合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所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从何而来呢?来源之一是改变现行教育体系中接受专业教育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流动比例,使拥有人才资格的各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更多地流向农村社会。不过,这条途径在实践中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逐渐改变,无法实现快速向农村社会提供大量人才的需求。来源之二就是改变农村普通中学教育的内部结构,突破农村普通中学只为专业教育打基础的功能局限,形成农村普通中学既为学生成长打基础又培养其专业技术资格与能力的新职能,从而把原来以“非人才”资格流向农村社会的,约占农村青少年总数三分之二的农村中学生培养为符合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建设人才。

图书插画

 

相关图书

©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