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首页
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专著   >   学者著作   >   陈先云著: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研究

陈先云著: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研究

  陈先云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版。

  • 目录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基本认识  

  第一节 选文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核心构件和功能载体  

  一、教科书选文相关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二、选文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核心构件和功能载体  

  三、选文标准是选择语文教育内容的价值尺度  

  第二节 选文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核心工作  

  一、我国语文教科书以文选型教科书为主流  

  二、文选型教科书也是国外语文教科书的主要类型  

  三、选文问题是小学语文教育事关全局的问题  

  第三节 选文标准研究以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一、我国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研究历程的回顾  

  二、选文标准是小学语文教科书建设的待解难题  

  三、选文标准研究以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四、以课程基本原理为依据,建构选文标准的三维体系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语言文字取向  

  第一节 文质兼美  

  一、文质兼美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  

  二、选文遵循文质兼美原则的重要意义  

  三、文质兼美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题材多样  

  一、题材的内涵及其分类  

  二、确保题材多样的深层意蕴  

  三、题材多样的实践原则  

  四、题材多样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文体协调  

  一、对文体协调的基本认识  

  二、文章与文学作品的主要教育价值  

  三、不同年段教科书选文的文体取向  

  四、文体协调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具体运用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意识形态取向:选文标准价值取向的核心  

  一、相关概念的认识与辨析  

  二、对选文标准意识形态取向内涵的理解  

  三、意识形态取向在民国时期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体现  

  四、小学国语教科书选文标准意识形态取向的启示  

  五、对选文标准意识形态取向的思考  

  第二节 文道统一:选文标准价值取向的重要原则  

  一、关于文道统一原则的内涵及文道关系的大讨论  

  二、坚持文道统一选文标准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守正出新:选文标准价值取向的应有之策  

  一、守正出新的基本含义  

  二、坚持守正出新选文标准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教学取向  

  第一节 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对选文提出了特殊要求  

  一、语文教科书内容与教学内容  

  二、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对选文的制约  

  第二节 便教利学是选文标准教学取向的重要选择  

  一、小学生发展特点对选文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对选文的要求  

  第三节 便教利学对选文的基本要求  

  一、文章难易程度适中  

  二、文章长短适合  

  三、文章适合教学  

  第四节 便教利学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具体运用  

  一、选编文章的主要方式  

  二、便教利学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具体运用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思考与启示  

  第一节 运用选文标准需要处理好的几对矛盾  

  一、多样性与局限性的矛盾  

  二、传统篇目与时文的矛盾  

  三、实用性文章与文学作品的矛盾  

  四、原创作品与修改作品的矛盾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综合反思  

  一、透视各类课程知识观对教科书选文的影响  

  二、对文质兼美选文标准的再认识  

  三、在选文的动态过程中深化对选文标准的认识  

  第三节 小学语文教科书发展新时代的展望与思考  

  一、教科书发展新时代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  

  二、重新思考教科书在教学上的意义  

  三、文选型语文教科书的解放与突破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 序言

  陈先云先生这本书主要讨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这是一个很重要又很“难啃”的题目。重要,因为教科书是课程的载体,教学目的和任务要通过教科书来体现。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也主要遵循教科书的选文安排而进行。研究“选文标准”,抓住了教科书编写的关键,对于编好用好教科书、提升教学效果也会有启发。陈先云选择这个题目,是富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说“难啃”,因为语文“天生”是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没有公认的完整的知识系统,课程标准所定的主要也是“能力目标”,所谓 “内容目标”难以说得很清楚,教科书编写选文的标准就难免众说纷纭。研究教科书选文,的确是个难题。

  陈先云先生多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有丰富的经验。他来做这个难题,有优势。他较少去“纠缠”概念定义,而把更多的工夫放在琢磨如何面对实际问题以及如何操作上。他把多年编书的经验总结提炼,上升到理论层面去研讨和阐说。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直面教材选文常见的那些困窘,目光聚焦到这些“为难之处”,努力去寻找解决之道。

  该书提出,“语言文字标准”“价值标准”和“教学标准”是语文教材选文的标准,要以此建立 “三位一体”的标准构架。这些标准没有问题,但要实施还是会碰上许多矛盾。比如,“语言文字标准”包括“文质兼美”,何谓“文质兼美”?小学语文教科书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文质兼美”?这些问题都是很具体的,陈先云有他的经验和看法。对教材编写而言,他认为“文质兼美”不是一般说内容形式都美,还要达到4个更加具体的要求:一用词遣句恰到好处,值得玩味;二语言生动具体,便于学生理解接受;三音韵和谐,适合讽诵;四有真善美的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显然,光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也不一定可以选入教材的。

  实际编写中总是会碰到很多矛盾。比如,谁都不否认选文“题材的多样性”,但各种题材的比重如何制定?科学性在哪里?这令人为难,很多编过教材的人也不一定说得清楚。书中用数据展示了近年来几个不同版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题材比例,有的儿童文学选得很多,有的很少,而且对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地位的看法,也不见得相同。甚至也有人认为小学语文就是要大量增加“国学”的内容,减少儿童文学。陈先云在分析各种选文标准之后则认为,要重视儿童文学,也要有实用文,有古诗词,各种题材兼顾一点儿。他还主张“小学阶段的文体选择,以实用性文章为主,文学作品相辅相成”。这个观点是否适当还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但已经注意到各种题材如何“兼顾”的问题,尽管这种“兼顾”还只是经验性的。这对于那些选文标准上“偏至”的认识有针砭意义。

  我很看重陈先云对“学生生活经验对选文特殊要求”的研究,这也是确立选文标准时容易忽略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选文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选文内容要多从儿童生活中取材。可是多年来各个版本教科书是不太注意从儿童生活中取材的。有一项就课文内容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人公数量的调查,发现多年来各种版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生活题材的课文比例对应的数据只有9.3%、19.7%和34.8%。就是说,在贴近儿童生活这一点上,选文是不够重视,有所忽略的。陈先云认为,现在的教材中,内容涉及名人、历史、民族文化、时代变迁等方面的较多,当然不否认这些较“深”题材的必要性,但如果比重过大,过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学生会形成排斥的心理,那就得不偿失。

  陈先云注重平衡,各方面兼顾,这是选文的一个思路。当然,如何去平衡兼顾,采取什么“度”,还会有困扰的。比如,外国文学的选文,一般来说,国外的童话、科幻写得好,有许多世界经典,小学生又喜欢,多选一些是可以的。问题是,多少的标准是什么,根据什么来定?一直不太明确。可能某一阵社会上有人批评“崇洋媚外”,选文中的外国文学比重马上会降低。过一阵强调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选择外国文学的比重又会增加。这也就是社会性对于选文标准的影响吧。

  看来在确定教科书选文的标准和比重时,还是要有一些定力,要尊重教学规律,实事求是。陈先云说的平衡和兼顾,也应当是包含这一层意思的。

  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对于教科书屡有炒作,有时动静还很大,这对于教科书编写是有压力,有影响的。比如,有人指责教科书编者任意改动课文,这甚至还引起了某些网民的“公愤”。陈先云在书中专门讨论了关于课文改动的问题。他认为“便利教学”也是选文的标准之一。小学语文特别是低年段的课文,要承担识字的功能,也就难免会有些必要的改动。有些选文收到教科书中,就不只是原有意义上的作品了,要担负教学示范的功能。对于原作某些疏漏做修补润色,使之更加便利教学,也就无可非议。书中介绍,当年叶圣陶编语文教科书,就主张对课文某些不够适合教学的地方进行修改。

  但陈先云根据经验又提出建议,选文不宜做过多改动,要动,也是只减不增,主要是对不太便利教学的相关内容做一点儿节录与删减,文字的打磨与润色,而增加内容则要慎之又慎。若有可能,不妨把教学意图向选文的作者说明,请作者自己动手修改。最近编写统编本语文教科书就是这样做的。如贾平凹的《月迹》删去200多字,就征求过作者的同意;金波的《沙滩上的童话》,也请作者按照教科书编写意图做了修改。

  陈先云这本书还对文选型教科书的突破做了一些理论预测。他建议把选文分成三类,一是范文,二是基本篇目,三是例文。要明确不同类型选文在教科书中不同的功能与职责。他认为范文是举例子,给方法,突出的是“示范”。基本篇目主要是经典性的作品,侧重名家名篇的阅读。例文是方便学生模仿与迁移的文章,主要满足于写作学习的需要。他提出“一体两翼”。“一体”是“范文”,作为教材主体。“基本篇目”和“例文”是“两翼”。范文和例文可以配合穿插编排,成为教科书。而基本篇目则可以自成一册,编成读本。这当然只是一种设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实验。

  我觉得陈先云这本书有很多经验之谈,值得语文界注意。他的理论建构并不是凌虚的,有比较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实践价值。有些看法不一定确切,但能够面对问题,尝试找到可操作的途径,这就远超于一般坐而论道的著作了。这种文风也是值得赞赏的。这也是我愿意推荐这本专著的理由吧。

  语文教科书属于社会公共知识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性,教科书的某一篇课文是“上”还是“下”,都可能引发各种议论。选文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政治的、体制的、社会认知的,等等,必须寻求尽可能大的“公约数”。很多人评价教科书只看选文篇目,还可能带着个人的喜好情绪,却很少考虑语文学习规律。事实上,教科书编选是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多方面的要求,选文都要统筹考虑。对语文教科书的要求和评价,不能仅根据经验和感觉,还应当讲求科学性。

  语文教科书难编,也容易因为社会舆论的过度关注而受到“伤害”。我赞许陈先云对语文教科书编写标准的研究,也期望社会有比较宽容的氛围,让专家安静下来,认真做些调查研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出高水平的、好用的教科书。

  2017年11月12日于京西褐石园

  • 作者简介

  陈先云,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1983年参加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语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小学语文》杂志主编。

©版权所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新出网证(京)字1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