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角楼的传说
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角楼复杂而华丽的建筑构造,令如今的建筑师们也叹为观止。这四座角搂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明朝的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朱棣派人到北京盖皇宫,并规定要在皇宫外墙——紫禁城的四个角上盖四座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传达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
三个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个月过去了,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办法来,他们做了许多样型,都不合适。大家心里烦闷极了,坐卧不安,一位木匠师傅实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闲遛去了。
走着走着,看见一个老头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里头装着几只蝈蝈,他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就买下了。回到工地,他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数完后高兴地蹦起来说:“这蝈蝈笼子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大伙一听都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