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皂荚树 四季的美 第一场雪

<<返回主页


颐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摘自人教版九年义教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


返回顶部

皂荚树

 

在我们学校前面,有一块大约三十步见方的空地,这块空地后来成为我们的小操场。在这个操场的东边,有一棵很高很大的皂荚树。

好大的皂荚树啊,我们六个小同学手拉着手,才能把它抱住。

好茂盛的皂荚树啊,它向四面伸展的枝叶,差不多可以阴盖住我们整个小操场。

皂荚树的叶片是小小的,有点像槐树的叶子。小小的叶子一串串,一层层,长得密密麻麻,结成了一顶巨大的绿色的帐篷。

春天,下小雨啦。皂荚树为我们遮挡着,雨滴就会很快掉下来。我们就能够像平常一样,在操场上做体操,做游戏。

夏天,暴烈的太阳当头照。有了皂荚树的遮挡,烈日就只能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我们活动在操场上,觉得格外凉爽。

秋天,皂荚树上许许多多的皂荚儿成熟了,那样子,就像常见的大扁豆。高年级的同学爬上树去,用带钩子的小竹竿把皂荚儿钩下来。小同学呢,把它们捡进筐子里,交给老师。

每天,老师用皂荚熬了水,盛在脸盆里。上完课,我们的手上沾了些墨水,用皂荚水一洗,就又白白净净了。劳动过后,我们的手上、胳膊上满是土,满是泥,用皂荚水一洗,就又清清爽爽了。

冬天,皂荚树落叶了。枯黄的小叶子,打着旋儿,不断地飘落,在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这时候,我们就把树叶扫到一起,堆放在墙脚下。

记得有一天,天气很冷,同学们欢叫着点燃了一堆树叶。轻烟袅袅,褐红色的火苗升了起来。飘舞的轻烟和跳动着的火苗,映在我们的笑眼里,引起了我的沉思:“皂荚树啊皂荚树,你曾经自己淋着,给我们挡雨;你曾经自己晒着,给我们遮阳;现在你又燃烧着自己,给我们温暖。皂荚树啊,你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多少启迪。”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摘自人教版九年义教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 作者秦裕权


返回顶部

四季的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儿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偎依着西山,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儿,在高空中比翼齐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银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早晨是多么和谐啊!

[日]清少纳言


返回顶部

第一场雪

  前天,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昨天,强大的冷空气就侵入了胶东半岛。

  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晨,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并不是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本文作者 峻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