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小学教材教学>>名师工作室

专题学习是名家名篇教学的有效途径

刘玉娟 陈 莉    2017-12-07

  摘要:名家名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从单篇入手,构建名家名篇专题学习的框架是一种有效途径:定点, 单篇教学要有在文本分析基础上确定教学价值点的意识;拉线,从文本拉出一条“文本-作品-作家-生活”的“长学习”路线;连 “网”,由单篇到专题,将各个阶段的学习打通、勾连,促使学生有整体的认识与提升。

  关键词:名家名篇;专题教学;文本;生活

  名家名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这些上好的“例子”以其文质兼美、语言典范历来被读者称道,也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如何诠释名家名篇,使它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很多教师进行了探索。下面以《珍珠鸟》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追求 ———从单篇入手,构建专题学习。

  一、定“点”

  《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佳作,曾经被冰心老人赞誉为比他的“长短篇的小说和散文”都“光彩照人”。该文 被多个版本的教材收录。作为教材中的文学经典,究竟有哪些地方在“光彩照人”呢?

  情暖。“我”对“小家伙”,如同慈父对孩子般的“娇惯”,让原本“怕人”的小鸟感受到这里没有伤害、没有烦恼, 有的是自由自在、信任和理解。小鸟由怕人到最后与“我”和谐相依,鸟我情深、真情满溢,读来足以使学生动容。

  吊兰“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儿“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的雏儿浮现于眼前。“我”“鸟”交替而写,勾勒出了步步亲近的连续画面。肩头熟睡的画面,更是让人沉醉。读着、想着, 不禁被这些满是信赖的温暖画面所感动。冯骥才先生真是在用文字作画!若让学生徜徉在文字与画面中,该是多么惬意:既能学习语言文 字又能接受爱与美的浸润,感受生命的良善。

  意深。一篇文章,如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并且从中感受某些哲思,得到某些启发,阅读的意义也就变得更加深远了。《珍珠鸟》正是这样 。文章的结尾是哲学、理趣的升华,却丝毫没有故意说理的痕迹,这就值得读者去品味、去体会:故事经由作者的笔法写来,用“渐渐” “一点点”等词语,将细腻的感情像水墨画一样慢慢地晕染开来,将自己与鸟儿的情感发展进程逐渐推进。娓娓道来、层层推进,最后的“理 ”水到渠成、自然流畅。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地彰显哲理,这种笔法,这些情思,正是冯骥才先生一些叙事散文的特点。高年级学生完 全可以学习这样的章法。

  二、拉“线”

  构建“读文识人:走近冯骥才”专题学习,基本思路是把《珍珠鸟》这篇文本作为引子,拉出一条“长学习”的路线,引领学 生由文本走向作品,走向人与文的世界,走向作家,走向做人,为学生搭建相关联的更广阔的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场所,使学生浸润其中, 提升语文素养。

  (一)辐射延展———广角镜头,大视野

  在“读文识人:走近冯骥才”专题学习中,辐射延展就是以“识人”为该专题学习的轴心,向四周辐射、延展学习内容,构成 专题,形成一个“长学习”的路径。具体讲,这个专题学习分为四个阶段展开,历时12课时。

  第一阶段:赏画读文,感受“画中有文”

  欣赏冯骥才先生的美术作品,阅读作品背后的故事。画面与文字关联,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冯先生美术作品“画中有文”的特点, 感受到他真是一位大画家。

  第二阶段:读文作画,体悟“文中有画”

  走进冯骥才先生的文学作品,组织学生阅读冯先生的两组散文和小说《俗世奇人》,使学生浸润在大量文字中,充分感受其语言文字的魅力与“ 文中有画”的功力,捕捉到冯先生叙事说理散文的明显特色。

  第三阶段:走访感受,了解“文化情怀”

  阅读《守护传统文化之根》和冯骥才的《年文化》,收看“冯骥才人物专访”,走入天津民俗街、民俗馆,了解民俗文化,走进 冯骥才的民俗视野。在阅读、走访等活动中,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冯先生对保护民间文化的执着,感受到了他是个胸怀民族、有责任感的人。

  第四阶段:说写联动,畅谈“人物印象”

  召开说一说、写一写“我眼中的冯骥才”活动,为学生搭设畅所欲言学习评价人物的机会。说与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静心思考、 关联认知、提升认识,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尽情表达所思所感中得到丰盈。

  以上四个阶段的专题学习,围绕“识人”这一核心,关联阅读、多角度地了解人物,相关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场”效应 ,促使学生徜徉在文字中,沉浸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一位能写善画、才华横溢、德艺双馨、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鲜活 的冯骥才先生就深入到了孩子心中。在喜爱、佩服和肃然起敬之中,像冯先生那样做有责任感的人的意识便在孩子们的心头悄然萌芽了。 这就是专题学习的魅力,是单篇课文教学所远不能及的。

  (二)纵向拉伸———聚焦深入,探通幽

  专题学习中的几个阶段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对重点阶段的学习目标应重锤敲打,可以围绕目标纵向拉伸学生的阅读和思维,促使重点阶段的学习走向深入 。

  “读文识人:走近冯骥才”专题学习中,第二阶段是学习的重点。聚焦《珍珠鸟》中很有价值的“学习点”———“文中有画” 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说理”的结构特色,采用归类阅读的方式拓展学习内容,使学生对这两个学习点有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悟和更多新的发现 。

  1.通读作画

  首先品读《珍珠鸟》,创设读文作画、排序探究、据画补文的任务情境,使学生在三个连续的体验活动中揣摩、感受语言文字, 发现冯骥才散文“文中有画”的特点。继而,推荐学生自主阅读《刷子李》《花脸》和小说《俗世奇人》,用“读文作画”的活 动引发学生阅读探究。学生浸润在冯骥才多篇如画的文字中,游走于阅读与绘画之间,在自主体验式实践中深入感受冯骥才散文“文中有画”的特点。 最后,通过“看画竞猜”活动,展示学生自主阅读的成果。活动“猜猜这幅画出自哪里”把学生自主阅读与冯骥才的语言文字再次勾连, 在鉴赏中继续强化冯骥才先生语言文字的魅力与功力。

  如此拉伸学生的阅读,使学生经历了“据文绘画—据画赏文”的实践活动,亲历了“发现—揣摩—强化”的过程,在文本与 画面间反复游走。在大量的画面和语言文字的冲击下,学生形成了鲜明的认识:冯先生的文章极具画面感,这是他散文的一大特色。再联系“ 赏画读文”阶段的学习,学生会不觉赞叹:冯先生的“两支笔”散发着“文画合一”的独有魅力。

  2.类文比较

  《珍珠鸟》娓娓道来、层层推进,结尾水到渠成地揭示出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当学生对这一巧妙、自然的构篇之法有了些许感受后, 教师和学生继续归类拓展阅读《麻雀》《歪儿》《捅马蜂窝》这一组叙事散文,继续引导思考:冯骥才的一些叙事散文在结构上、 组篇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把这几篇文章联系起来阅读,能否解决《珍珠鸟》学习中“作者为什么对珍珠鸟那么呵护备至乃至放任不管”的困惑…… 类文阅读让探究、解疑的过程推进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入:“叙事+人生感悟”是冯骥才一些叙事散文的共有特色。冯先生的很多文章都在抒写对 生命的感悟。他之所以写那么多有关尊重生命的文章,是因为他在用“心”真诚地、执着地呼唤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三、连“网”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在专题学习中,连“网”是将各个阶段的学习打通、勾连,促使学生回归整个专题的锁定之“点”,并 对此有整体的认识与提升。

  “读文识人:走近冯骥才”专题学习中的第四阶段“说写联动,畅谈人物印象”,就是将前几个阶段的学习进行勾连,促使学生完整地“ 识人”。在“我为冯先生颁个奖”的交流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他们畅所欲言,关联专题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侃侃而谈自己眼中的冯骥才,夯实了学习评价人物的教学目标。

  生:我给他颁个“全能奖”。在我眼里,他就是个大能人:年轻的时候是篮球运动员,学画画儿,还成了不错的画家。他也是个大作家 ,写了那么多好文章,挺了不起的。他还是个民俗文化的保护者,这很不简单。

  生:岂止是不简单,我觉得是难能可贵。本来画画能挣大钱,写作也能扬名,他却抛开了这些,不画了,不写了,全身心地 投入到民俗文化的保护中,为的是什么?是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恐怕寥寥无几,而冯先生做到了,多了不起呀 !

  师:能听出你很敬佩他,那你给他颁个什么奖?注意,冯先生近年来,更多的是致力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但他还在写、还在画, 该给他颁个什么奖?

  生:让他当“中国民俗文化大使”比较合适,我就给他颁这个奖。

  生:我觉得应该给他颁“责任大使”奖,在民俗文化不断流失之时,他能站出来,呼吁保护,并且以身作则,捐款、奔走, 这就是担当和责任。

  生:同意!我再补充一点,还可以给他颁个“才子”奖。他多有才呀,那么会写、那么会画,把中国传统的文中有画、画中有 文体现得那么好。他不只一篇文章有这个特点,我读了那么多篇,几乎篇篇我都能想出好多画面来。

  …………

  “说”“写”的质量取决于“阅读”的质量,“说”“写”的高度取决于“思想”的深度。 专题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广度和深度,使孩子们开阔、丰富、精彩。

  四、思考

  “读文识人:走近冯骥才”专题学习的实践给我们很多启示。

  从单篇入手,构建专题学习是学习名家名篇的一条绿色通道。它可以使单篇的教学价值最大化,可以使课堂变单薄的“直线”为“立体”, 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丰富而有生命力。

  从单篇入手构建名家名篇的“专题学习”需注意:

  1.挖掘、筛选单篇的教学价值。聚焦单篇中具有生发性、辐射性的一个“核心”去甄选延展的专题学习资源。

  2.运用关联的思维与视野构建专题学习资源。如,延展的学习资源不可随意拈来,不可贪多求全,需与“核心”一脉相承, 具有高度的向心力。

  3.专题学习资源不只唯阅读,可以打破学科、链接生活,形成网状的、立体的学习内容。

  (作者刘玉娟系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师,“北京市第三批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学员;陈莉系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北京市第三批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导师。)

  (责任编辑:周国华)

下一篇: 利用文本和生活 培养形成解释的能力——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老人与海鸥》的教学为例 上一篇:给学生完整的中学数学教育
人教社报刊社